中藥炮制的主要目的是增強藥效、降低毒性、改變藥性、便于儲存和制劑。通過凈制、切制、炒制、炙制、煅制等方法,使藥材更符合臨床用藥需求。
炮制可促進有效成分溶出或轉化,如醋炙延胡索能提高生物堿溶解度,酒炙當歸可增強活血功效。部分藥材經炒制后細胞壁破裂,更利于煎煮時成分釋放。蜜炙款冬花能增強潤肺止咳作用,姜汁炙半夏可加強止嘔效果。
通過炮制消除或減弱藥材毒副作用,如烏頭類藥材需清水浸泡至口嘗無麻舌感,巴豆需去油制霜。半夏經白礬炮制可降低對口腔黏膜刺激,馬錢子沙燙后能破壞士的寧毒性成分。朱砂水飛法可減少游離汞含量。
通過輔料或火候改變藥物作用趨向,如生地黃性寒涼血,酒蒸后轉溫補血;大黃生用瀉下猛烈,酒炙后緩和瀉下力。鹽炙杜仲可增強入腎經作用,麩炒枳實能減緩破氣之性。黃柏酒炙后苦寒性降低。
通過干燥、滅菌等方法延長保質期,如桑螵蛸蒸后殺死蟲卵,蟬蛻需凈制去除泥沙。煅牡蠣使質地酥脆不易霉變,炒蒼術能減少揮發(fā)油散失。某些含糖量高藥材需切片后及時干燥。
通過切制、粉碎等適應不同劑型需求,如阿膠需烊化后入湯劑,礦物類藥材煅淬后便于粉碎。種子類藥材炒黃后易于煎出成分,動物角質類藥材砂燙后質地變脆。部分藥材需制成特殊飲片如血余炭。
中藥炮制需遵循傳統(tǒng)經驗與現(xiàn)代科學結合原則,不同炮制方法會顯著影響藥物化學成分與生物利用度。使用炮制品時應關注其具體炮制工藝,藥材儲存需避光防潮,含揮發(fā)性成分者應密封保存。臨床用藥前建議咨詢中醫(yī)師,根據(jù)具體證候選擇合適炮制品,避免自行加工可能導致的有效成分損失或毒性殘留。
130次瀏覽 2025-10-17
0次瀏覽 2025-10-17
86次瀏覽 2025-10-17
71次瀏覽 2025-10-17
150次瀏覽 2025-10-17
99次瀏覽 2025-10-17
89次瀏覽 2025-10-17
145次瀏覽 2025-10-17
401次瀏覽 2024-09-25
101次瀏覽 2025-10-17
65次瀏覽 2025-10-17
54次瀏覽 2025-10-17
113次瀏覽 2025-10-17
743次瀏覽 2023-08-28
75次瀏覽 2025-10-17
97次瀏覽 2025-10-17
177次瀏覽 2025-10-17
96次瀏覽 2025-10-17
0次瀏覽 2025-10-17
164次瀏覽 2025-10-17
277次瀏覽 2025-10-17
99次瀏覽 2025-10-17
370次瀏覽
277次瀏覽
152次瀏覽
698次瀏覽
250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