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頻治療可以用于三叉神經痛的治療,屬于微創(chuàng)介入手段之一。三叉神經痛可能由血管壓迫、神經炎癥或腫瘤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現為單側面部電擊樣劇痛。射頻治療通過精準熱凝破壞痛覺神經纖維,達到緩解疼痛的目的。
射頻治療適用于藥物控制不佳或無法耐受藥物副作用的三叉神經痛患者。治療前需通過影像學定位確認責任血管或神經分支,術中在局部麻醉下將射頻針穿刺至目標位置,通過溫度控制選擇性損毀痛覺傳導纖維。該技術具有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的優(yōu)勢,術后1-3天疼痛可明顯緩解,部分患者可能出現面部麻木等暫時性感覺異常。
對于存在嚴重凝血功能障礙、穿刺部位感染或合并顱內占位的患者不宜采用射頻治療。治療后若出現持續(xù)發(fā)熱、劇烈頭痛需警惕顱內出血或感染。少數患者可能在6-24個月后疼痛復發(fā),此時可考慮重復治療或改用顯微血管減壓術等外科方案。
建議患者在術后保持穿刺點清潔干燥,避免用力揉搓面部。日常需注意避免冷風刺激、咀嚼硬物等誘發(fā)因素,可配合維生素B12營養(yǎng)神經。若疼痛復發(fā)或出現新發(fā)癥狀應及時復診,由醫(yī)生評估是否需要調整治療方案。
156次瀏覽 2025-10-16
649次瀏覽 2025-10-16
2006次瀏覽 2025-10-16
203次瀏覽 2025-10-16
247次瀏覽 2025-10-16
181次瀏覽 2025-10-16
213次瀏覽 2025-10-16
485次瀏覽 2025-10-16
391次瀏覽 2025-10-16
1190次瀏覽 2025-10-16
946次瀏覽 2025-10-16
59次瀏覽 2025-07-15
800次瀏覽 2025-10-16
157次瀏覽 2025-10-16
676次瀏覽 2024-01-05
222次瀏覽 2025-10-16
1150次瀏覽 2025-10-16
273次瀏覽 2025-10-16
110次瀏覽 2025-10-16
123次瀏覽 2025-10-16
420次瀏覽 2025-10-16
577次瀏覽 2025-10-16
235次瀏覽
584次瀏覽
307次瀏覽
334次瀏覽
698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