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動物咬傷后是否需要接種狂犬疫苗,主要取決于傷口的暴露等級和動物攜帶病毒的可能性。皮膚無破損的接觸無須接種,但出現(xiàn)出血或黏膜暴露時必須立即接種。
狂犬病暴露分為三級。一級暴露指完好的皮膚接觸動物唾液或分泌物,無須處理。二級暴露指皮膚被輕咬或輕微抓傷但無出血,需立即清洗傷口并接種狂犬疫苗。三級暴露包括單處或多處貫穿性皮膚咬傷、抓傷伴有出血,或破損皮膚被舔舐、開放性傷口黏膜被污染,除接種疫苗外還需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特殊情況下,即使傷口輕微也需接種疫苗。例如被流浪犬、野生動物咬傷,或無法觀察肇事動物健康狀況時,均應按三級暴露處理。蝙蝠咬傷因傷口隱蔽且病毒攜帶率高,任何接觸均視為高危暴露。頭面部咬傷因神經密集且潛伏期短,即使為二級暴露也建議聯(lián)合免疫球蛋白治療。
被咬傷后應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動清水交替沖洗傷口15分鐘,再用碘伏消毒。避免包扎傷口,保持開放狀態(tài)便于病毒排出。接種疫苗應遵循五針法或四針法程序,不可中斷。狂犬病致死率接近100%,但暴露后規(guī)范處置可有效預防發(fā)病。若出現(xiàn)恐水、怕風等神經癥狀,需立即隔離救治。
219次瀏覽 2025-10-21
446次瀏覽 2025-10-21
385次瀏覽 2025-10-21
334次瀏覽 2025-10-21
2225次瀏覽 2025-10-21
940次瀏覽 2025-10-21
101次瀏覽 2025-10-21
376次瀏覽 2025-10-21
385次瀏覽 2025-10-21
370次瀏覽 2024-09-25
160次瀏覽 2025-10-21
294次瀏覽 2025-10-21
753次瀏覽 2025-10-21
310次瀏覽 2025-10-21
194次瀏覽 2025-10-21
718次瀏覽 2025-10-21
287次瀏覽 2025-10-21
448次瀏覽 2025-10-21
265次瀏覽 2025-10-21
595次瀏覽 2025-10-21
395次瀏覽 2025-10-21
676次瀏覽 2024-01-05
173次瀏覽
475次瀏覽
471次瀏覽
763次瀏覽
814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