喘息性支氣管炎可能引發(fā)呼吸困難、反復感染、肺功能下降等危害,嚴重時可導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呼吸衰竭。喘息性支氣管炎是支氣管黏膜慢性炎癥伴隨氣道高反應性的疾病,主要危害包括急性發(fā)作時的缺氧風險、長期炎癥對氣道的不可逆損傷,以及可能誘發(fā)的其他系統(tǒng)疾病。
喘息發(fā)作時支氣管痙攣和黏液分泌增多會導致氣道狹窄,患者可能出現(xiàn)明顯呼吸困難、口唇發(fā)紺等缺氧表現(xiàn)。嚴重急性發(fā)作未及時處理可能引發(fā)呼吸性酸中毒,需緊急使用硫酸沙丁胺醇氣霧劑或布地奈德福莫特羅粉吸入劑緩解癥狀,必要時需氧療干預。
長期慢性炎癥刺激可導致支氣管黏膜增厚、纖毛功能受損,氣道重塑后可能出現(xiàn)持續(xù)性氣流受限。這種結構性改變會進一步加重喘息癥狀,形成惡性循環(huán)。肺功能檢查常顯示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下降,需長期使用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氣霧劑控制炎癥進展。
氣道分泌物滯留和局部免疫功能紊亂易引發(fā)細菌或病毒感染,表現(xiàn)為咳嗽咳痰、發(fā)熱等癥狀。反復感染會加速肺功能惡化,可能需聯(lián)用阿奇霉素分散片或鹽酸氨溴索口服溶液等藥物控制感染并促進排痰。
兒童患者長期缺氧可能影響心肺發(fā)育,導致胸廓畸形或體格發(fā)育遲緩。頻繁夜間發(fā)作還會干擾睡眠質(zhì)量,影響生長激素分泌。家長需定期監(jiān)測患兒肺功能和營養(yǎng)狀況,必要時使用孟魯司特鈉咀嚼片預防夜間癥狀。
長期低氧血癥可能誘發(fā)肺動脈高壓和肺源性心臟病,表現(xiàn)為下肢水腫、頸靜脈怒張等。部分患者可能出現(xiàn)胃食管反流或焦慮抑郁等共病,需聯(lián)合多學科管理。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死亡率較普通支氣管炎顯著增高。
喘息性支氣管炎患者需避免冷空氣、煙霧等刺激因素,堅持規(guī)范使用吸入藥物控制炎癥。建議每3-6個月復查肺功能,接種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預防感染。日常可進行腹式呼吸訓練改善肺通氣,保持環(huán)境濕度在40%-60%以減少氣道敏感。出現(xiàn)喘息頻率增加或痰液變黃綠色時應及時就診調(diào)整治療方案。
50876次播放 2023-12-05
18997次播放 2022-05-31
30195次瀏覽
59001次瀏覽
57073次瀏覽
54920次瀏覽
66677次播放 2020-01-07
64171次播放 2019-12-24
65148次播放 2019-03-13
58942次瀏覽
618次瀏覽 2025-10-22
0次瀏覽 2025-10-22
88次瀏覽 2025-10-22
99次瀏覽 2025-10-22
703次瀏覽 2025-10-22
92次瀏覽 2025-07-15
140次瀏覽 2025-10-22
0次瀏覽 2025-10-22
151次瀏覽 2025-10-22
961次瀏覽 2025-10-22
706次瀏覽 2025-10-22
848次瀏覽 2025-10-22
553次瀏覽 2025-10-22
107次瀏覽 2025-10-22
261次瀏覽 2025-10-22
388次瀏覽 2025-10-22
121次瀏覽 2025-10-22
322次瀏覽 2025-10-22
109次瀏覽 2025-10-22
136次瀏覽 2025-10-22
263次瀏覽 2025-03-21
99次瀏覽 2025-10-22
571次瀏覽
576次瀏覽
616次瀏覽
707次瀏覽
689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