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飲食應以全谷物為主,避免長期單一攝入白米飯、白饅頭等精制谷物。全谷物包括糙米、燕麥、藜麥、玉米、蕎麥等未經精細加工的谷物,能提供更豐富的膳食纖維、B族維生素和礦物質。
糙米保留米糠層和胚芽,膳食纖維含量是白米的3倍以上,有助于延緩餐后血糖上升。糙米中的γ-氨基丁酸具有調節(jié)神經系統(tǒng)功能的作用,適合高血壓人群食用。建議將糙米提前浸泡2小時再烹煮,口感更軟糯。
燕麥富含β-葡聚糖,這種可溶性膳食纖維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燕麥中的皂苷成分具有抗炎特性,對預防心血管疾病有益。即食燕麥片可搭配牛奶作為早餐,鋼切燕麥更適合煮粥。
藜麥是植物中少有的完全蛋白來源,含有人體所需的9種必需氨基酸。其鎂元素含量是小麥的4倍,有助于改善肌肉功能和睡眠質量。藜麥需反復淘洗去除皂苷,煮熟后適合制作沙拉或代替米飯。
玉米中的葉黃素和玉米黃質能保護視網(wǎng)膜黃斑區(qū),降低老年性黃斑變性風險。紫色玉米含花青素,具有抗氧化功效。新鮮玉米建議帶葉蒸煮保留營養(yǎng),玉米糝可用來煮粥或制作面食。
蕎麥含有蘆丁,能增強毛細血管彈性,改善微循環(huán)。其鉻元素含量較高,有助于提高胰島素敏感性。蕎麥面粉可制作面條或饅頭,與小麥粉按1:3比例混合能改善口感。
建議將全谷物攝入量逐步提升至每日谷類總量的1/3以上,不同谷物交替食用可獲取更全面的營養(yǎng)素。烹飪時注意粗細搭配,如在大米中添加30%糙米或雜豆。全谷物需充分咀嚼以促進消化吸收,胃腸功能較弱者可從少量開始嘗試。保存時應密封防潮,避免營養(yǎng)流失。
99次瀏覽 2025-10-17
177次瀏覽 2025-10-17
75次瀏覽 2025-10-17
99次瀏覽 2025-10-17
97次瀏覽 2025-10-17
113次瀏覽 2025-10-17
59次瀏覽 2025-07-15
71次瀏覽 2025-10-17
92次瀏覽 2025-07-15
277次瀏覽 2025-10-17
86次瀏覽 2025-10-17
130次瀏覽 2025-10-17
96次瀏覽 2025-10-17
89次瀏覽 2025-10-17
65次瀏覽 2025-10-17
145次瀏覽 2025-10-17
164次瀏覽 2025-10-17
150次瀏覽 2025-10-17
54次瀏覽 2025-10-17
101次瀏覽 2025-10-17
0次瀏覽 2025-10-17
0次瀏覽 2025-10-17
173次瀏覽
303次瀏覽
185次瀏覽
322次瀏覽
298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