蕁麻疹主要表現(xiàn)為皮膚出現(xiàn)風團、紅斑,伴有瘙癢或灼熱感。癥狀通常由過敏反應、感染、物理刺激等因素引起,可分為急性蕁麻疹和慢性蕁麻疹兩類。
風團是蕁麻疹最典型的癥狀,表現(xiàn)為皮膚局部隆起、邊界清晰的紅色或蒼白色團塊,大小不一,形狀不規(guī)則。風團通常在數(shù)小時內(nèi)自行消退,但可能反復出現(xiàn)。可能與食物過敏、藥物反應或昆蟲叮咬有關,需避免搔抓,可遵醫(yī)囑使用氯雷他定片、鹽酸西替利嗪片等抗組胺藥物緩解。
紅斑常伴隨風團出現(xiàn),皮膚表面呈現(xiàn)片狀紅色斑塊,按壓后褪色。紅斑可能由溫度變化、日光照射或摩擦等物理因素誘發(fā)。患者需減少外界刺激,保持皮膚清潔,必要時使用爐甘石洗劑外涂或依巴斯汀片口服。
瘙癢程度從輕微到劇烈不等,夜間可能加重,影響睡眠質(zhì)量。瘙癢與組胺釋放有關,常見于花粉、塵螨等吸入性過敏原接觸后。建議穿著寬松棉質(zhì)衣物,避免熱水燙洗,可配合地氯雷他定干混懸劑或苯海拉明乳膏緩解癥狀。
部分患者會出現(xiàn)血管性水腫,表現(xiàn)為眼瞼、口唇等疏松組織部位的突發(fā)性腫脹,可能伴隨疼痛感。這種情況與遺傳性血管水腫或嚴重過敏反應相關,需立即就醫(yī)處理,醫(yī)生可能建議使用腎上腺素注射液或醋酸潑尼松龍片緊急治療。
嚴重蕁麻疹可能伴隨發(fā)熱、頭痛、惡心等全身癥狀,甚至出現(xiàn)呼吸困難、血壓下降等過敏性休克表現(xiàn)。這類情況多由藥物過敏或食物嚴重過敏導致,屬于急癥,須立即呼叫急救并注射腎上腺素,后續(xù)需長期監(jiān)測避免接觸過敏原。
蕁麻疹患者日常需記錄可能的誘發(fā)因素,避免已知過敏原接觸。保持居住環(huán)境通風干燥,減少塵螨積聚。飲食宜清淡,暫忌海鮮、堅果等易致敏食物。洗澡水溫不宜過高,避免使用刺激性洗護用品。若癥狀反復發(fā)作超過6周,建議至皮膚科進行過敏原檢測及免疫學評估,制定長期管理方案。
107次瀏覽 2025-10-22
322次瀏覽 2025-10-22
706次瀏覽 2025-10-22
618次瀏覽 2025-10-22
109次瀏覽 2025-10-22
848次瀏覽 2025-10-22
0次瀏覽 2025-10-22
151次瀏覽 2025-10-22
703次瀏覽 2025-10-22
121次瀏覽 2025-10-22
388次瀏覽 2025-10-22
0次瀏覽 2025-10-22
961次瀏覽 2025-10-22
99次瀏覽 2025-10-22
92次瀏覽 2025-07-15
263次瀏覽 2025-03-21
136次瀏覽 2025-10-22
261次瀏覽 2025-10-22
99次瀏覽 2025-10-22
553次瀏覽 2025-10-22
140次瀏覽 2025-10-22
88次瀏覽 2025-10-22
571次瀏覽
576次瀏覽
616次瀏覽
707次瀏覽
689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