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產后需注意傷口護理、飲食調整、活動限制、感染預防及心理調適等方面。術后24小時內需嚴格臥床,逐步恢復飲食從流質過渡到普食,避免劇烈運動,觀察惡露變化,出現(xiàn)發(fā)熱或傷口滲液及時就醫(yī)。
術后保持切口干燥清潔,每日用碘伏消毒,避免抓撓或沾水。使用醫(yī)用腹帶減輕張力,3-5天更換敷料。若出現(xiàn)紅腫熱痛或滲液,可能提示感染,需立即處理。剖宮產切口愈合通常需7-10天,表皮愈合后仍要避免摩擦。
術后6小時禁食后從米湯等流食開始,2-3天后過渡到半流質。多攝入優(yōu)質蛋白如魚肉、蛋類促進修復,搭配西藍花等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忌食辛辣刺激、豆類等產氣食物,哺乳期每日需增加500大卡熱量。
24小時內絕對臥床,之后可嘗試床邊坐起。初期行走需家屬攙扶,避免彎腰、提重物等增加腹壓動作。6周內禁止性生活及盆浴,恢復鍛煉應從凱格爾運動開始,產后瑜伽需在傷口完全愈合后進行。
每日測量體溫,觀察惡露顏色、氣味及量。正常惡露持續(xù)4-6周,若出現(xiàn)膿性分泌物、發(fā)熱超過38℃或持續(xù)腹痛,可能發(fā)生子宮內膜炎。哺乳前后洗手,定期更換衛(wèi)生巾,保持會陰清潔。
產后激素變化易引發(fā)情緒波動,家屬應協(xié)助照料嬰兒保證產婦睡眠。出現(xiàn)持續(xù)情緒低落、失眠或厭食需警惕產后抑郁??赏ㄟ^傾訴、音樂療法緩解壓力,嚴重時需心理干預。
術后2周、6周需復查子宮復舊情況,哺乳期用藥需咨詢醫(yī)生。保持居室通風但避免直吹,穿著寬松棉質衣物。記錄排尿排便情況,便秘時可順時針按摩腹部。堅持母乳喂養(yǎng)促進子宮收縮,喂養(yǎng)時用枕頭支撐減輕切口壓力。如出現(xiàn)下肢腫痛、呼吸困難等靜脈血栓征兆需緊急處理。
111次瀏覽 2025-10-04
493次瀏覽 2025-10-04
148次瀏覽 2025-10-04
989次瀏覽 2025-10-04
155次瀏覽 2025-10-04
127次瀏覽 2025-10-04
59次瀏覽 2025-07-15
333次瀏覽 2025-10-04
184次瀏覽 2025-10-04
159次瀏覽 2025-10-04
129次瀏覽 2025-10-04
271次瀏覽 2025-10-04
576次瀏覽 2025-10-04
133次瀏覽 2025-10-04
155次瀏覽 2025-10-04
316次瀏覽 2025-10-04
221次瀏覽 2025-10-04
188次瀏覽 2025-10-04
743次瀏覽 2023-08-28
128次瀏覽 2025-10-04
232次瀏覽 2025-10-04
265次瀏覽 2025-10-04
159次瀏覽
334次瀏覽
198次瀏覽
237次瀏覽
203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