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的龜頭表面可能存在生理性小疙瘩,如珍珠狀陰莖丘疹或皮脂腺異位癥。龜頭小疙瘩可能與局部衛(wèi)生不良、過敏反應(yīng)、感染性疾病或皮膚病等因素有關(guān)。
珍珠狀陰莖丘疹是環(huán)繞冠狀溝排列的白色或膚色小丘疹,直徑約1-3毫米,屬于良性生理變異??赡芘c局部刺激或包皮過長有關(guān),通常無須治療。若影響美觀可考慮激光或冷凍去除,但需注意術(shù)后保持會陰清潔干燥。
表現(xiàn)為龜頭或包皮內(nèi)板散在的淡黃色小顆粒,由異位皮脂腺增生導(dǎo)致。觸摸有輕微顆粒感,無痛癢癥狀,屬于正常解剖變異。日常注意清水清洗即可,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劑。若合并紅腫需排除真菌感染。
接觸安全套、洗滌劑等致敏物質(zhì)后可能出現(xiàn)紅色丘疹伴瘙癢。可能與對乳膠或化學(xué)添加劑過敏有關(guān),表現(xiàn)為密集小疙瘩并有灼熱感。建議停用可疑產(chǎn)品,局部涂抹氫化可的松乳膏,嚴重時口服氯雷他定片。
人乳頭瘤病毒感染引起的菜花樣贅生物,表面粗糙且可能增大融合。主要通過性接觸傳播,具有傳染性。臨床常用鬼臼毒素酊局部點涂,或采用二氧化碳激光氣化治療。確診需做醋酸白試驗或HPV分型檢測。
念珠菌感染導(dǎo)致龜頭出現(xiàn)紅斑伴白色分泌物,邊緣可見針尖大丘疹。常見于糖尿病或長期抗生素使用者??赏庥每嗣惯蛉楦?,合并包皮過長者建議行包皮環(huán)切術(shù)。伴侶需同步治療以防交叉感染。
日常應(yīng)選擇棉質(zhì)內(nèi)褲并每日更換,避免久坐潮濕環(huán)境。清洗時使用溫水而非堿性肥皂,包皮過長者需翻起徹底清潔。出現(xiàn)持續(xù)增大、潰爛或排尿疼痛的小疙瘩,應(yīng)及時到皮膚科或泌尿外科就診,必要時進行分泌物檢測或病理活檢。未明確診斷前禁止自行用藥或擠壓患處。
99次瀏覽 2025-10-17
54次瀏覽 2025-10-17
0次瀏覽 2025-10-17
99次瀏覽 2025-10-17
75次瀏覽 2025-10-17
150次瀏覽 2025-10-17
113次瀏覽 2025-10-17
71次瀏覽 2025-10-17
164次瀏覽 2025-10-17
89次瀏覽 2025-10-17
101次瀏覽 2025-10-17
145次瀏覽 2025-10-17
676次瀏覽 2024-01-05
0次瀏覽 2025-10-17
86次瀏覽 2025-10-17
59次瀏覽 2025-07-15
97次瀏覽 2025-10-17
65次瀏覽 2025-10-17
130次瀏覽 2025-10-17
277次瀏覽 2025-10-17
96次瀏覽 2025-10-17
177次瀏覽 2025-10-17
478次瀏覽
125次瀏覽
231次瀏覽
302次瀏覽
238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