蕁麻疹是一種以皮膚出現(xiàn)風團、紅斑伴瘙癢為特征的過敏性皮膚病,主要與過敏反應、感染、物理刺激等因素有關。
蕁麻疹最常見的原因是機體接觸過敏原后產(chǎn)生組胺等炎癥介質(zhì)。常見過敏原包括海鮮、堅果等食物,青霉素等藥物,花粉、塵螨等吸入物。過敏反應會導致皮膚毛細血管擴張,血漿滲出形成風團?;颊呖勺襻t(yī)囑使用氯雷他定片、鹽酸西替利嗪片、地氯雷他定干混懸劑等抗組胺藥物控制癥狀。
細菌或病毒感染可能誘發(fā)蕁麻疹。鏈球菌感染引起的咽炎、幽門螺桿菌導致的胃炎、肝炎病毒等均可通過免疫復合物沉積引發(fā)皮膚反應。這類患者通常伴有發(fā)熱、咽痛等感染癥狀,需針對原發(fā)感染使用阿莫西林膠囊、頭孢克洛顆粒等抗生素或抗病毒治療。
寒冷、日光、壓力等物理因素可直接刺激肥大細胞釋放組胺。寒冷性蕁麻疹患者在接觸冷水或冷空氣后會出現(xiàn)局部風團,日光性蕁麻疹在紫外線照射后發(fā)作。這類患者需避免誘因,嚴重時可使用奧洛他定片進行預防性治療。
部分慢性蕁麻疹患者存在自身抗體攻擊肥大細胞的現(xiàn)象。這類患者常伴有甲狀腺疾病、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等自身免疫病,需進行抗核抗體等檢測。治療上可能需要聯(lián)合使用雷公藤多苷片等免疫調(diào)節(jié)劑。
遺傳性血管性水腫是一種特殊類型的蕁麻疹,與C1酯酶抑制劑缺乏有關。患者表現(xiàn)為反復發(fā)作的皮膚及黏膜水腫,可能累及呼吸道導致窒息。需使用新鮮冰凍血漿或艾替班特注射液進行急性期治療。
蕁麻疹患者應穿著寬松棉質(zhì)衣物,避免搔抓皮膚。記錄飲食日記有助于識別過敏原,急性發(fā)作期可用冷毛巾濕敷緩解瘙癢。慢性蕁麻疹患者需保持規(guī)律作息,減少精神壓力。若出現(xiàn)胸悶、呼吸困難等全身癥狀,須立即就醫(yī)處理。
132次瀏覽 2025-10-10
163次瀏覽 2025-10-10
304次瀏覽 2025-10-10
370次瀏覽 2025-10-10
454次瀏覽 2025-10-10
336次瀏覽 2025-10-10
209次瀏覽 2025-10-10
295次瀏覽 2025-10-10
127次瀏覽 2025-10-10
297次瀏覽 2025-10-10
195次瀏覽 2025-10-10
183次瀏覽 2025-10-10
92次瀏覽 2025-07-15
216次瀏覽 2025-10-10
59次瀏覽 2025-07-15
112次瀏覽 2025-10-10
197次瀏覽 2025-10-10
335次瀏覽 2025-10-10
553次瀏覽 2025-10-10
172次瀏覽 2025-10-10
84次瀏覽 2025-10-10
458次瀏覽 2025-10-10
153次瀏覽
184次瀏覽
159次瀏覽
309次瀏覽
227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