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產后可通過早期活動、腹部按摩、飲食調整、藥物治療、物理治療等方式預防腸粘連。腸粘連可能與手術創(chuàng)傷、炎癥反應、組織修復異常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xiàn)為腹脹、排氣排便困難等癥狀。
術后6-12小時可在床上翻身活動肢體,24小時后根據(jù)恢復情況嘗試下床慢走。早期活動能促進胃腸蠕動,減少腸道與腹壁的黏附概率。家屬需協(xié)助產婦保持動作緩慢,避免牽拉傷口。若出現(xiàn)頭暈或傷口疼痛需暫?;顒硬⒏嬷t(yī)生。
術后48小時起可順時針輕柔按摩臍周,每次5-10分鐘,每日2-3次。按摩前需確認無傷口滲血或感染,手法需避開手術切口。按摩能刺激腸管蠕動并促進腹腔內積血吸收,降低纖維蛋白沉積風險。建議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
術后6小時可飲少量溫水,排氣后從流食逐步過渡至半流食。選擇小米粥、蒸蛋羹等低渣食物,避免豆?jié){、牛奶等產氣食物。每日分5-6次少量進食,咀嚼充分以減少腸道負擔。適當補充西藍花、香蕉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
醫(yī)生可能開具透明質酸鈉凝膠等防粘連制劑,于術中涂抹于腹腔。術后可遵醫(yī)囑使用胰激肽原酶腸溶片促進微循環(huán),或雙歧桿菌三聯(lián)活菌膠囊調節(jié)腸道菌群。嚴禁自行服用通便藥物或中成藥。
術后3天可開始低頻脈沖電刺激治療,通過電流促進腸蠕動。紅外線照射有助于減輕局部水腫,每日1次每次15分鐘。超聲導入藥物能軟化粘連組織,需由專業(yè)康復師操作。出現(xiàn)持續(xù)腹痛需立即停止治療。
剖腹產術后應保持傷口清潔干燥,使用腹帶時避免過緊壓迫。每日記錄排氣排便情況,若48小時未排氣或出現(xiàn)嘔吐需就醫(yī)?;謴推诒苊馓嶂匚锛皠×疫\動,6周內禁止性生活。定期復查超聲觀察腹腔情況,哺乳期用藥需嚴格遵循醫(yī)囑。飲食注意補充優(yōu)質蛋白如魚肉、雞胸肉,適量食用火龍果、燕麥等潤腸食物。
385次瀏覽 2025-10-21
446次瀏覽 2025-10-21
753次瀏覽 2025-10-21
376次瀏覽 2025-10-21
743次瀏覽 2023-08-28
595次瀏覽 2025-10-21
101次瀏覽 2025-10-21
219次瀏覽 2025-10-21
385次瀏覽 2025-10-21
287次瀏覽 2025-10-21
265次瀏覽 2025-10-21
334次瀏覽 2025-10-21
263次瀏覽 2025-03-21
310次瀏覽 2025-10-21
294次瀏覽 2025-10-21
718次瀏覽 2025-10-21
160次瀏覽 2025-10-21
395次瀏覽 2025-10-21
194次瀏覽 2025-10-21
2225次瀏覽 2025-10-21
448次瀏覽 2025-10-21
940次瀏覽 2025-10-21
575次瀏覽
624次瀏覽
644次瀏覽
750次瀏覽
775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