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慢性結腸炎是指結腸黏膜長期反復炎癥導致組織損傷加重的疾病狀態(tài),通常伴隨潰瘍、出血或纖維化等病理改變。慢性結腸炎可分為輕度、中度、重度三個階段,重度階段可能出現(xiàn)持續(xù)腹瀉、血便、腹痛加劇、體重下降等癥狀。
重度慢性結腸炎主要表現(xiàn)為結腸黏膜深層潰瘍形成,炎癥細胞浸潤范圍擴大,可能伴隨隱窩結構破壞和假息肉增生。部分患者會出現(xiàn)腸壁增厚、腸腔狹窄等結構改變,增加腸穿孔或中毒性巨結腸風險。
常見癥狀包括每日超過6次血性腹瀉、顯著腹痛且夜間加重、持續(xù)發(fā)熱、血紅蛋白進行性下降。部分患者伴隨關節(jié)腫痛、皮膚結節(jié)性紅斑等腸外表現(xiàn),嚴重時可出現(xiàn)脫水、電解質紊亂等全身并發(fā)癥。
主要病因包括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反復發(fā)作,也可能與長期腸道感染未控制、缺血性腸病進展有關。遺傳易感性、腸道菌群失調、持續(xù)免疫異常激活等因素共同參與疾病進展。
需結合結腸鏡檢查顯示廣泛糜爛潰瘍、病理活檢確認慢性炎癥改變,配合糞便鈣衛(wèi)蛋白檢測、血液炎癥指標評估。必要時進行腹部CT或MRI檢查評估腸壁增厚程度和并發(fā)癥情況。
基礎治療包括靜脈營養(yǎng)支持、糖皮質激素沖擊,病情控制后需轉換免疫抑制劑或生物制劑維持。對激素抵抗型患者可能需要使用環(huán)孢素或抗TNF-α單抗,合并狹窄或穿孔時需考慮結腸部分切除術。
重度慢性結腸炎患者應保持低渣高蛋白飲食,避免乳制品和刺激性食物攝入。定期監(jiān)測營養(yǎng)指標和炎癥活動度,按醫(yī)囑調整用藥方案,出現(xiàn)發(fā)熱或腹痛加劇時需及時就醫(yī)。建議建立癥狀日記記錄排便頻率和性狀變化,配合醫(yī)生進行個體化治療計劃調整。
0次瀏覽 2025-10-07
296次瀏覽 2025-10-07
236次瀏覽 2025-10-07
604次瀏覽 2025-10-07
211次瀏覽 2025-10-07
551次瀏覽 2025-10-07
105次瀏覽 2025-10-07
0次瀏覽 2025-10-07
761次瀏覽 2025-10-07
100次瀏覽 2025-10-07
263次瀏覽 2025-03-21
179次瀏覽 2025-10-07
6803次瀏覽 2025-10-07
181次瀏覽 2025-10-07
1198次瀏覽 2025-10-07
407次瀏覽 2025-10-07
489次瀏覽 2025-10-07
168次瀏覽 2025-10-07
522次瀏覽 2025-10-07
267次瀏覽 2025-10-07
47次瀏覽 2025-10-07
370次瀏覽 2024-09-25
168次瀏覽
363次瀏覽
154次瀏覽
216次瀏覽
251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