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對皮膚病有一定誤解,比如認為皮膚病都是過敏、感染導致的,很好治,不算大病。這個說法不算錯誤,但并不全面。因為過敏、感染只是引發(fā)皮膚病的因素之一,有些皮膚病可能是重癥疾病的并發(fā)癥,也可能是體內毒熱或臟器虧虛的表現(xiàn)。如果不能明確病因,那么有些皮膚病的治療非常棘手,甚至多年不愈反復發(fā)作。銀屑病,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牛皮癬就存在這種情況,我在臨床診斷中也遇到過久治不愈的患者。
案例分享:
有位54歲的男性患者,25年前在無明顯誘因的情況下,頭部出現(xiàn)紅斑、脫屑,反復發(fā)作很難控制,到醫(yī)院就診后確診為“銀屑病”也就是牛皮癬。但是經(jīng)過治療并沒有明顯效果,多年來一直遭受銀屑病的折磨,幾經(jīng)轉院來到我院我科進行診治。
入院前5天,患者全身出現(xiàn)不明原因的膿皰,伴有四肢多個關節(jié)疼痛、渾身發(fā)熱,體溫最高時達到39℃,正?;顒邮芟蕖U饺朐汉?,患者具體癥狀表現(xiàn)為:頭面部、軀干、雙下肢可見大量針尖大小膿皰,猶以前胸及肢體屈側為甚,部分融合成膿湖,全身散見紅色斑片,其上覆蓋銀白色鱗屑,雙下肢高度腫脹,壓之凹陷,關節(jié)無明顯紅腫,但活動受限,舌紅,舌體胖大,邊有齒痕,苔黃厚膩,脈滑數(shù)。
在確定患者既往無特殊病史后,給出的診斷也是銀屑病,不過細化了病情類型為:尋常型、膿皰型、關節(jié)病型混合型,中醫(yī)辯證屬濕熱火毒蘊膚阻絡。隨后開始針對性治療,首先采用清開靈注射液、口服瓜霜退熱靈、洛索洛芬鈉、吲哚美辛栓1/3粒納肛退熱;然后給予口服中藥地槐消銀湯加減,具體藥材為生地、赤芍、水牛角片、土茯苓、蒲公英、玄參、連翹、地丁等,同時將此方熬成湯劑保留灌腸,每日一次。
經(jīng)一周的治療,患者身體大部分膿皰消退結痂,下肢腫脹減輕,體溫在37.5℃-39℃之間波動,仍有少許新膿皰出現(xiàn),關節(jié)疼痛沒有得到緩解。此時開始調方,去掉原方中的土茯苓、蒲公英,改加生石膏、知母,其余藥物及治療方式不變。采用新方治療1周后,患者體溫恢復正常,膿皰無新生,四肢關節(jié)疼痛得到減輕。不過患者病情轉為紅皮病型合并關節(jié)型,全身出現(xiàn)乏力、精神萎靡、皮膚潮紅、大量脫屑。
針對患者銀屑病病型改變,中醫(yī)辯證診斷為氣陰兩虧夾血熱,于是停用清開靈注射液,中藥里加強滋補氣血、通絡止疼、清熱涼血處方,具體有:天冬、麥冬、玄參、石斛、玉竹、蜈蚣、烏蛇、銀花藤等。患者經(jīng)2次調方后,治療調理共用一個月多時間,身上紅皮消退,散見尋常型皮疹,體溫正常,關節(jié)疼痛消失,精神狀態(tài)良好,已達到理想治療效果,可出院恢復正常生活。
涼血解毒、養(yǎng)肝滋陰可治本
從這個案例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銀屑病的類型多、病因復雜,患者會出現(xiàn)全身性的紅色斑片,表面由銀白色磷屑覆蓋,層層脫落,嚴重者全身腫脹、潮紅、出現(xiàn)膿皰、大量脫屑。很多治療不能達到治愈效果,導致病情反復發(fā)作、遷延不愈,為何什么呢?根本原因在于治標沒治本。
我科的資深專家在20余年診治銀屑病臨床工作中,針對此病總結出“本虛標實”的病因、病機特點,具體指“肝血虧虛是本,兼夾毒熱瘀阻是標”。故此,以涼血解毒、養(yǎng)肝滋陰為基本治療方法,以地槐消銀湯為主方,此方主藥有:生地、生槐花、水牛角片、板藍根、白芍等,按兼夾不同給予加減變化。同時可以配合其他相關治療,可有效縮短患者病程,控制急性進展期病情發(fā)展,一個月可得到顯著緩解,而且大大降低復發(fā)率。
182次瀏覽 2025-10-09
743次瀏覽 2023-08-28
186次瀏覽 2025-10-09
190次瀏覽 2025-10-09
94次瀏覽 2025-10-09
55次瀏覽 2025-10-09
620次瀏覽 2025-10-09
304次瀏覽 2025-10-09
937次瀏覽 2025-10-09
234次瀏覽 2025-10-09
185次瀏覽 2025-10-09
514次瀏覽 2025-10-09
95次瀏覽 2025-10-09
108次瀏覽 2025-10-09
114次瀏覽 2025-10-09
248次瀏覽 2025-10-09
5377次瀏覽 2025-10-09
138次瀏覽 2025-10-09
365次瀏覽 2025-10-09
273次瀏覽 2025-10-09
94次瀏覽 2025-10-09
878次瀏覽 2023-09-06
199次瀏覽
146次瀏覽
381次瀏覽
431次瀏覽
175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