燙傷嚴重程度可通過觀察皮膚損傷深度、面積及伴隨癥狀進行判斷。主要依據(jù)包括一度燙傷、淺二度燙傷、深二度燙傷、三度燙傷四種類型,伴隨疼痛程度、水皰形成、皮膚顏色變化等特征。
一度燙傷僅累及表皮層,表現(xiàn)為皮膚發(fā)紅、輕微腫脹和灼痛感,無水皰形成。常見于短暫接觸熱水或蒸汽,皮膚按壓后暫時褪色。通常3-5天自行愈合,無須特殊處理,冷敷可緩解疼痛。避免抓撓或涂抹刺激性物質(zhì),保持創(chuàng)面清潔干燥。
淺二度燙傷損傷真皮淺層,出現(xiàn)明顯水皰,皰液清亮,基底呈粉紅色伴劇烈疼痛。多由高溫液體潑濺或短時間接觸熱源導致。水皰破潰后暴露創(chuàng)面敏感易感染,需用無菌敷料覆蓋。愈合需10-14天,可能遺留色素沉著但無瘢痕。
深二度燙傷累及真皮深層,水皰壁厚、皰液渾濁或帶血,基底蒼白或紅白相間,痛覺減退。常見于長時間接觸熱源或高溫固體,愈合需3-8周,易形成增生性瘢痕。需專業(yè)清創(chuàng)和抗感染治療,必要時行植皮手術預防關節(jié)功能障礙。
三度燙傷全層皮膚壞死,呈皮革樣蒼白、焦黑或炭化,無痛覺。可能損傷肌肉、骨骼,常由火焰、電擊或化學腐蝕導致。創(chuàng)面干燥無滲液,需緊急手術切除壞死組織并行皮瓣移植。愈合過程漫長,遺留嚴重瘢痕攣縮,需多次整形修復。
成人采用九分法評估燙傷面積,兒童需調(diào)整比例。手掌面積約占體表1%,小面積燙傷可門診處理,超過10%體表或特殊部位如面部、會陰部燙傷需住院治療。合并吸入性損傷、休克或基礎疾病者無論面積均屬重癥。
燙傷后應立即用15-25℃流動冷水沖洗15-20分鐘,避免冰敷以防凍傷。勿撕脫粘連衣物,不可涂抹牙膏、醬油等異物。淺度燙傷可外用磺胺嘧啶銀乳膏預防感染,深度燙傷需在燒傷??埔?guī)范治療?;謴推谧⒁夥罆褚詼p少色素沉著,加強關節(jié)活動度鍛煉預防瘢痕攣縮。日常需遠離熱源,廚房操作時佩戴防護用具,兒童活動區(qū)域設置防燙屏障。
96次瀏覽 2025-10-24
153次瀏覽 2025-10-24
105次瀏覽 2025-10-24
163次瀏覽 2025-10-24
97次瀏覽 2025-10-24
412次瀏覽 2025-10-24
57次瀏覽 2025-10-24
84次瀏覽 2025-10-24
149次瀏覽 2025-10-24
571次瀏覽 2025-10-24
150次瀏覽 2025-10-24
87次瀏覽 2025-10-24
469次瀏覽 2025-10-24
425次瀏覽 2025-10-24
125次瀏覽 2025-10-24
95次瀏覽 2025-10-24
187次瀏覽 2025-07-15
77次瀏覽 2025-10-24
122次瀏覽 2025-10-24
263次瀏覽 2025-03-21
50次瀏覽 2025-10-24
125次瀏覽 2025-10-24
363次瀏覽
246次瀏覽
619次瀏覽
562次瀏覽
791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