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虛血虛可以適量吃紅棗、枸杞、阿膠、桂圓、山藥等食物,也可以遵醫(yī)囑使用復方阿膠漿、八珍顆粒、歸脾丸、人參養(yǎng)榮丸、十全大補丸等藥物。建議及時就醫(yī),在醫(yī)生指導下辨證調(diào)理,避免自行用藥。
紅棗富含鐵元素和環(huán)磷酸腺苷,能促進血紅蛋白合成,改善血虛引起的面色蒼白、乏力。其甘溫特性可補中益氣,適合氣虛導致的食欲不振、腹瀉。每日食用5-10枚為宜,糖尿病患者需控制攝入量。
枸杞含枸杞多糖和甜菜堿,能增強骨髓造血功能,改善血虛頭暈。其補肝腎作用可緩解氣虛導致的腰膝酸軟。建議每日食用10-15克,陰虛火旺者可能出現(xiàn)口干等不適。
阿膠由驢皮熬制而成,含膠原蛋白和微量元素,能促進紅細胞生成,改善血虛心悸。其滋陰補血功效適合產(chǎn)后血虛。烊化后每日服用3-9克,脾胃虛弱者需搭配陳皮減膩。
桂圓肉含葡萄糖和多種維生素,能改善血虛失眠健忘。其補益心脾作用可緩解氣虛心悸。建議每日食用10-15克,體質(zhì)燥熱者可能出現(xiàn)牙齦腫痛。
山藥含薯蕷皂苷和黏液蛋白,能促進消化吸收,改善氣虛乏力。其平補特性適合長期調(diào)理。建議每日食用鮮品100-200克,大便燥結(jié)者需減量。
由阿膠、紅參等組成,適用于氣血兩虛引起的頭暈目眩、心悸失眠。含阿膠可促進造血,紅參補氣升陽。注意感冒發(fā)熱時停用,高血壓患者慎用。
含當歸、熟地黃等八味藥材,主治氣血兩虛的面色萎黃、月經(jīng)量少。四物湯補血配合四君子湯補氣。服藥期間忌食蘿卜以免減弱藥效。
含黃芪、龍眼肉等,針對心脾兩虛的失眠多夢、食欲不振。通過補氣健脾改善血虛。便溏者可用姜湯送服增強藥效。
由人參、白術等組成,適用于氣血不足的傷口久不愈合。人參大補元氣配合養(yǎng)血藥材。陰虛內(nèi)熱者可能出現(xiàn)口干咽痛。
含肉桂、川芎等十味藥材,治療氣血兩虛伴畏寒肢冷。溫補氣血同時改善循環(huán)。服藥期間應避免生冷飲食。
調(diào)理期間應保持規(guī)律作息,避免過度勞累。飲食宜溫軟易消化,可配合小米粥、南瓜等健脾食物。適當進行八段錦、太極拳等柔和運動,以微微出汗為度。長期氣血虛弱者需定期復查血常規(guī),觀察血紅蛋白變化。冬季注意保暖,夏季避免貪涼飲冷,保持情緒舒暢有助于氣血調(diào)和。
92次瀏覽 2025-07-15
145次瀏覽 2025-10-17
99次瀏覽 2025-10-17
75次瀏覽 2025-10-17
97次瀏覽 2025-10-17
263次瀏覽 2025-03-21
89次瀏覽 2025-10-17
101次瀏覽 2025-10-17
96次瀏覽 2025-10-17
113次瀏覽 2025-10-17
65次瀏覽 2025-10-17
130次瀏覽 2025-10-17
0次瀏覽 2025-10-17
54次瀏覽 2025-10-17
0次瀏覽 2025-10-17
164次瀏覽 2025-10-17
150次瀏覽 2025-10-17
99次瀏覽 2025-10-17
71次瀏覽 2025-10-17
177次瀏覽 2025-10-17
86次瀏覽 2025-10-17
277次瀏覽 2025-10-17
334次瀏覽
228次瀏覽
153次瀏覽
547次瀏覽
242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