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炎癥可能對胎兒造成不良影響,包括早產(chǎn)、低出生體重、胎兒宮內(nèi)感染等。常見炎癥類型主要有泌尿系統(tǒng)感染、陰道炎、牙齦炎、上呼吸道感染、絨毛膜羊膜炎等。
孕婦泌尿系統(tǒng)感染可能由大腸埃希菌等病原體引起,通常表現(xiàn)為尿頻尿急尿痛。未及時控制可能誘發(fā)腎盂腎炎,導致胎兒生長受限。治療需遵醫(yī)囑使用頭孢克肟顆粒等藥物,同時建議每日飲水超過2000毫升。
細菌性陰道病可能增加胎膜早破風險,常伴隨分泌物異味。念珠菌感染可能導致外陰瘙癢,需使用克霉唑陰道片治療。建議每日更換純棉內(nèi)褲并用溫水清洗會陰。
妊娠期激素變化易引發(fā)牙齦紅腫出血,嚴重者可能影響胎兒發(fā)育。可使用復方氯己定含漱液控制炎癥,配合軟毛牙刷輕柔刷牙。建議每餐后使用牙線清潔牙縫。
病毒性感冒可能引起發(fā)熱,持續(xù)高熱可能增加胎兒畸形風險。需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板藍根顆粒等中成藥,保持每日睡眠8-9小時。出現(xiàn)呼吸困難需立即就醫(yī)。
該炎癥多由B族鏈球菌上行感染導致,可能引發(fā)敗血癥等嚴重后果。典型癥狀包括宮底壓痛和胎心過速,需住院接受注射用頭孢曲松鈉治療。建議妊娠晚期定期進行GBS篩查。
孕婦應保持每日攝入優(yōu)質蛋白60-80克,適量食用西藍花等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避免生冷食物。每周進行3-4次散步等低強度運動,每次不超過30分鐘。注意監(jiān)測體溫變化,出現(xiàn)異常陰道分泌物或持續(xù)腹痛應及時就診,所有藥物使用均需經(jīng)產(chǎn)科醫(yī)生評估,不可自行服用抗生素或解熱鎮(zhèn)痛藥。
495次瀏覽 2025-11-20
185次瀏覽 2025-11-20
457次瀏覽 2025-11-20
323次瀏覽 2025-11-20
360次瀏覽 2025-11-20
2478次瀏覽 2025-11-20
394次瀏覽 2025-11-20
200次瀏覽 2025-11-20
290次瀏覽 2025-11-20
405次瀏覽 2025-11-20
602次瀏覽 2025-11-20
587次瀏覽 2025-11-20
263次瀏覽 2025-03-21
446次瀏覽 2025-11-20
715次瀏覽 2024-01-05
58次瀏覽 2025-11-20
147次瀏覽 2025-11-20
1367次瀏覽 2025-11-20
148次瀏覽 2025-11-20
169次瀏覽 2025-11-20
1114次瀏覽 2025-11-20
208次瀏覽 2025-11-20
1015次瀏覽
884次瀏覽
1092次瀏覽
652次瀏覽
801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