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矯正前后需要注意口腔清潔、飲食調整、定期復診、保護矯治器以及疼痛管理等方面。牙齒矯正是通過外力作用調整牙齒排列和咬合關系的過程,需要患者在矯正前后做好充分準備和護理。
矯正期間口腔清潔尤為重要,佩戴固定矯治器后牙齒表面和托槽周圍容易堆積食物殘渣和牙菌斑,增加齲齒和牙齦炎風險。建議使用正畸專用牙刷配合牙縫刷清潔托槽與牙面間隙,每日至少刷牙兩次并配合含氟牙膏。牙線或沖牙器可輔助清理牙縫,避免使用牙簽以免損傷牙齦。每次進食后需及時漱口,減少酸性物質對牙釉質的侵蝕。
矯正期間應避免食用過硬、過黏或高糖食物,如堅果、口香糖、年糕等,防止托槽脫落或弓絲變形。建議將食物切成小塊食用,減少前牙咬合動作。碳酸飲料和柑橘類水果可能腐蝕托槽粘接劑,需控制攝入。增加富含鈣質和維生素的食物如牛奶、奶酪、深色蔬菜,有助于牙齒移動過程中的骨質重建。
按照正畸醫(yī)生制定的復診周期按時就診,通常固定矯治需4-6周調整一次,隱形矯治需2-8周更換牙套。復診時醫(yī)生會根據牙齒移動情況調整矯治力度,未及時復診可能導致矯治效果延遲或牙齒移位異常。出現托槽脫落、弓絲扎嘴等突發(fā)情況需立即聯系醫(yī)生處理,不可自行調整矯治裝置。
固定矯治器需避免外力撞擊,運動時可佩戴防護牙托。隱形矯治器每日佩戴時間應達到20-22小時,摘戴時需用指腹均勻用力,避免用牙直接咬合就位。矯治器清潔需使用專用泡騰片或軟毛刷清洗,禁止用熱水浸泡防止變形。暫時摘下的矯治器應存放于專用盒子,遠離高溫環(huán)境。
初戴矯治器或每次加力后可能出現1-3天牙齒酸脹感,屬于正常力學反應??删捉罒o糖口香糖促進血液循環(huán)緩解不適,嚴重時遵醫(yī)囑服用布洛芬片等鎮(zhèn)痛藥物。黏膜被矯治器摩擦出現潰瘍時,可使用正畸保護蠟覆蓋尖銳部位。若疼痛持續(xù)超過一周或伴隨牙齒松動度異常,需及時就醫(yī)排除牙根吸收等并發(fā)癥。
牙齒矯正期間需建立長期口腔健康管理意識,矯正結束后仍需按要求佩戴保持器防止復發(fā)。保持器佩戴時間通常為1-2年全天佩戴,之后過渡到夜間佩戴。日常可進行叩齒訓練增強牙周組織適應性,每年進行口腔檢查監(jiān)測咬合穩(wěn)定性。避免用牙齒開瓶蓋、咬線頭等不良習慣,吸煙者需特別注意牙周維護以防牙齦萎縮復發(fā)。
147次瀏覽 2025-10-13
138次瀏覽 2025-10-13
103次瀏覽 2025-10-13
175次瀏覽 2025-10-13
72次瀏覽 2025-10-13
304次瀏覽 2025-10-13
105次瀏覽 2025-10-13
218次瀏覽 2025-10-13
0次瀏覽 2025-10-13
457次瀏覽 2025-10-13
175次瀏覽 2025-10-13
91次瀏覽 2025-10-13
0次瀏覽 2025-10-13
99次瀏覽 2025-10-13
64次瀏覽 2025-10-13
248次瀏覽 2025-10-13
112次瀏覽 2025-10-13
373次瀏覽 2025-10-13
0次瀏覽 2025-10-13
743次瀏覽 2023-08-28
637次瀏覽 2025-10-13
187次瀏覽 2025-07-15
249次瀏覽
196次瀏覽
139次瀏覽
315次瀏覽
318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