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第二天臉腫了可通過冷敷、保持口腔清潔、避免劇烈運動、調整飲食、遵醫(yī)囑用藥等方式緩解。拔牙后臉腫通常由創(chuàng)傷性水腫、局部感染、凝血功能異常、過敏反應、術后護理不當等原因引起。
拔牙后24小時內可用冰袋或冷毛巾間斷冷敷腫脹部位,每次10-20分鐘,間隔1小時重復。低溫能收縮血管減少滲出,緩解組織水腫。注意避免凍傷皮膚,冷敷時用干凈毛巾包裹冰袋。超過48小時后若仍有持續(xù)腫脹,應改為熱敷促進血液循環(huán)。
術后24小時起可用生理鹽水或醫(yī)生推薦的漱口水輕柔漱口,每日3-4次,避免用力漱口導致血凝塊脫落。刷牙時避開創(chuàng)面,使用軟毛牙刷。食物殘渣滯留可能引發(fā)感染,需在餐后及時清潔。出現(xiàn)黃色分泌物或異味需警惕感染。
拔牙后3天內應避免跑步、游泳等劇烈活動,防止血壓升高引發(fā)出血或血腫擴大。建議保持頭部抬高姿勢睡眠,減少局部充血。打噴嚏或咳嗽時注意捂住口鼻緩沖壓力,突然的頜面部壓力變化可能加重腫脹。
術后2-3天選擇溫涼流質或軟食,如米湯、蒸蛋、土豆泥等,避免辛辣刺激、過熱或需反復咀嚼的食物。用健側牙齒進食,防止食物殘渣進入創(chuàng)口。適量補充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泥和優(yōu)質蛋白如豆腐,促進組織修復。
若腫脹伴隨疼痛發(fā)熱,醫(yī)生可能開具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片預防感染,布洛芬緩釋膠囊緩解腫痛,地塞米松片減輕炎癥反應。過敏體質者需告知醫(yī)生調整用藥。禁止自行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藥物,可能增加出血風險。
拔牙后腫脹通常3-5天逐漸消退,期間應戒煙酒、避免用吸管吮吸。若腫脹持續(xù)加重伴發(fā)熱、膿液滲出或張口困難,需及時復診排除干槽癥或頜間隙感染。術后一周內避免用舌頭舔舐或手指觸碰創(chuàng)面,按預約時間拆除縫線并定期復查口腔愈合情況?;謴推谧⒁庥^察體溫變化,保持充足睡眠有助于免疫力提升。
676次瀏覽 2024-01-05
848次瀏覽 2025-10-22
121次瀏覽 2025-10-22
99次瀏覽 2025-10-22
322次瀏覽 2025-10-22
961次瀏覽 2025-10-22
140次瀏覽 2025-10-22
370次瀏覽 2024-09-25
261次瀏覽 2025-10-22
706次瀏覽 2025-10-22
618次瀏覽 2025-10-22
109次瀏覽 2025-10-22
88次瀏覽 2025-10-22
151次瀏覽 2025-10-22
553次瀏覽 2025-10-22
99次瀏覽 2025-10-22
136次瀏覽 2025-10-22
0次瀏覽 2025-10-22
0次瀏覽 2025-10-22
388次瀏覽 2025-10-22
703次瀏覽 2025-10-22
107次瀏覽 2025-10-22
238次瀏覽
349次瀏覽
619次瀏覽
715次瀏覽
601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