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癌是指發(fā)生在口腔黏膜、舌、牙齦、口底、頰部等部位的惡性腫瘤,主要包括舌癌、牙齦癌、口底癌等類型??谇话┛赡芘c長期吸煙飲酒、嚼檳榔、人乳頭瘤病毒感染、口腔衛(wèi)生不良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xiàn)為口腔潰瘍長期不愈、黏膜白斑、腫塊或疼痛等癥狀。建議出現(xiàn)相關癥狀時及時就醫(yī)檢查。
舌癌是口腔癌中最常見的類型,多發(fā)生于舌側(cè)緣或舌根部。早期可能表現(xiàn)為舌部黏膜白斑、紅斑或久治不愈的潰瘍,隨著病情進展可出現(xiàn)舌部腫塊、疼痛或活動受限。舌癌可能與長期吸煙、飲酒、嚼檳榔等不良習慣有關,也可能與人乳頭瘤病毒感染相關。確診后通常需要手術切除,部分患者需配合放療或化療。
牙齦癌起源于牙齦黏膜,好發(fā)于下頜牙齦。早期癥狀可能包括牙齦出血、牙齒松動或牙齦腫脹,容易被誤認為普通牙齦炎。隨著腫瘤生長,可能出現(xiàn)牙齦潰瘍、疼痛或頜骨破壞。牙齦癌的危險因素包括長期吸煙、口腔衛(wèi)生不良以及佩戴不合適的義齒。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必要時需進行頜骨部分切除。
口底癌發(fā)生在口腔底部黏膜,初期可能表現(xiàn)為口底黏膜粗糙感或輕微疼痛,逐漸發(fā)展為潰瘍或腫塊。晚期可能出現(xiàn)舌下神經(jīng)受累導致舌運動障礙??诘装┡c吸煙、飲酒密切相關,部分患者有長期嚼檳榔史。治療通常需要廣泛手術切除,術后可能影響語言和吞咽功能,需進行康復訓練。
頰黏膜癌發(fā)生于臉頰內(nèi)側(cè)黏膜,常見于長期嚼檳榔的人群。早期可能表現(xiàn)為頰黏膜白斑或紅斑,逐漸發(fā)展為潰瘍或菜花樣腫塊。腫瘤增大后可穿透頰部皮膚形成竇道。頰黏膜癌的治療包括手術切除和皮瓣修復,晚期患者可能需要聯(lián)合放化療。戒煙戒檳榔是重要的預防措施。
硬腭癌起源于上顎前部的骨性部分黏膜,相對少見。早期癥狀可能包括腭部黏膜粗糙感或輕微疼痛,隨著腫瘤生長可能出現(xiàn)潰瘍、出血或上頜竇侵犯。硬腭癌與吸煙、飲酒關系密切,部分患者有長期佩戴不良修復體的歷史。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較大腫瘤可能需要切除部分上頜骨。
預防口腔癌需戒煙限酒,避免嚼檳榔,保持良好口腔衛(wèi)生,定期進行口腔檢查。出現(xiàn)口腔黏膜異常變化超過兩周不愈時,應及時就診口腔科或頭頸外科。治療后的患者需定期復查,注意口腔清潔,避免刺激性食物,進行必要的語言和吞咽功能訓練。均衡飲食,保證足夠營養(yǎng)攝入,有助于提高機體抵抗力。
940次瀏覽 2025-10-21
395次瀏覽 2025-10-21
595次瀏覽 2025-10-21
676次瀏覽 2024-01-05
219次瀏覽 2025-10-21
718次瀏覽 2025-10-21
753次瀏覽 2025-10-21
334次瀏覽 2025-10-21
385次瀏覽 2025-10-21
2225次瀏覽 2025-10-21
59次瀏覽 2025-07-15
294次瀏覽 2025-10-21
101次瀏覽 2025-10-21
310次瀏覽 2025-10-21
194次瀏覽 2025-10-21
448次瀏覽 2025-10-21
376次瀏覽 2025-10-21
160次瀏覽 2025-10-21
265次瀏覽 2025-10-21
385次瀏覽 2025-10-21
287次瀏覽 2025-10-21
446次瀏覽 2025-10-21
513次瀏覽
290次瀏覽
303次瀏覽
618次瀏覽
679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