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表性胃炎癥狀主要有上腹隱痛、腹脹、噯氣、惡心嘔吐、食欲減退等。淺表性胃炎是胃黏膜淺層炎癥,屬于慢性胃炎中最輕的類型,通常由幽門螺桿菌感染、長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藥、酗酒等因素引起。
上腹隱痛是淺表性胃炎最常見的癥狀,疼痛位置多位于劍突下或左上腹,表現(xiàn)為持續(xù)性鈍痛或灼燒感,進食后可能加重。疼痛可能與胃酸刺激炎癥黏膜或胃蠕動異常有關。患者可遵醫(yī)囑使用鋁碳酸鎂咀嚼片、雷尼替丁膠囊、奧美拉唑腸溶膠囊等藥物緩解癥狀,同時需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腹脹多因胃排空延遲或消化功能減弱導致,患者常感覺上腹部飽脹不適,尤其在餐后明顯。胃內氣體增多時可能伴隨頻繁噯氣。建議少量多餐,減少豆類、洋蔥等產(chǎn)氣食物攝入,必要時可遵醫(yī)囑使用多潘立酮片、枸櫞酸莫沙必利片等促胃腸動力藥。
噯氣是胃內氣體通過食管反流至口腔的表現(xiàn),可能與胃酸分泌異常、吞咽空氣過多有關。頻繁噯氣時可能帶有酸味或食物氣味。調整進食速度、避免碳酸飲料可減少發(fā)作,癥狀嚴重者可短期使用硫糖鋁混懸凝膠、復方氫氧化鋁片等胃黏膜保護劑。
惡心嘔吐多發(fā)生在胃炎急性發(fā)作期,因胃黏膜受刺激引發(fā)胃逆蠕動所致。嘔吐物多為胃內容物,嚴重時可含膽汁。需注意補充水分防止脫水,避免油膩飲食,可遵醫(yī)囑使用甲氧氯普胺片、鹽酸伊托必利片等止吐藥物,同時排查是否存在幽門螺桿菌感染。
長期炎癥刺激可導致胃消化功能下降,患者出現(xiàn)食欲不振、早飽感。營養(yǎng)不良風險增加時需調整飲食結構,選擇易消化的粥類、面條等,適量補充復合維生素B片、胰酶腸溶膠囊等助消化藥物。若體重持續(xù)減輕需進一步檢查排除其他器質性疾病。
淺表性胃炎患者日常需保持規(guī)律飲食,避免過饑過飽,限制酒精、咖啡、濃茶等刺激性飲品。建議選擇蒸煮燉等溫和烹飪方式,適量食用山藥、南瓜等健脾養(yǎng)胃食物。合并幽門螺桿菌感染時應規(guī)范進行四聯(lián)療法治療。若癥狀持續(xù)加重或出現(xiàn)嘔血、黑便等報警癥狀,需及時胃鏡檢查明確病情進展。
401次瀏覽 2024-09-25
160次瀏覽 2025-10-21
385次瀏覽 2025-10-21
101次瀏覽 2025-10-21
219次瀏覽 2025-10-21
940次瀏覽 2025-10-21
448次瀏覽 2025-10-21
59次瀏覽 2025-07-15
310次瀏覽 2025-10-21
753次瀏覽 2025-10-21
718次瀏覽 2025-10-21
334次瀏覽 2025-10-21
446次瀏覽 2025-10-21
2225次瀏覽 2025-10-21
194次瀏覽 2025-10-21
385次瀏覽 2025-10-21
294次瀏覽 2025-10-21
265次瀏覽 2025-10-21
395次瀏覽 2025-10-21
595次瀏覽 2025-10-21
287次瀏覽 2025-10-21
376次瀏覽 2025-10-21
573次瀏覽
687次瀏覽
763次瀏覽
680次瀏覽
681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