燙傷診斷參考標準,生活中燙傷這一現(xiàn)象是屢見不鮮的,主要表現(xiàn)為燙傷引發(fā)的一些皮膚潰爛的現(xiàn)象,此外診斷標準還得看燙傷的面積,燙傷的等級程度,還有局部變化和全身變化,當我們準確的診斷出燙傷患者的情況后,才有可能采取積極措施助他早日康復。
燒燙傷的嚴重程度主要根據(jù)燒燙傷的部位、面積大小和燒燙傷的深淺度來判斷。燒燙傷在頭面部,或雖不在頭面部,但燒燙傷面積大、深度深的,都屬于嚴重者。嚴重燙傷者,在轉送途中可能會出現(xiàn)休克或呼吸、心跳停止,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臟按摩。傷員煩渴時,可給少量的熱茶水或淡鹽水服用,絕不可以在短時間內飲服大量的開水,而導致傷員出現(xiàn)腦水腫。
(1) 局部變化:皮膚受高熱后(超過攝氏度),組織內蛋白即可發(fā)生凝固,以致細胞壞死。局部反應依熱物的溫度、接觸的時間以及受傷皮膚厚薄而異。一般皮膚與70℃熱物接觸1s 即發(fā)生水皰,而新生兒卻常因50攝氏度的熱水袋燙傷。
按局部組織壞死的深度小兒燙傷同樣分為3 度。但由于小兒皮膚很薄,分度有困難。一般臨床經驗是容易估計偏低。
(2) 全身變化:嚴重燙傷者可出現(xiàn)休克。燙傷后早期出現(xiàn)休克多由于疼痛和精神刺激引起,一般為暫時性,不嚴重。而繼發(fā)性休克是因為毛細血管滲出增加,使組織水腫和創(chuàng)面大量滲液,血漿損耗,血液濃縮和循環(huán)血量減少,繼而出現(xiàn)組織缺氧、血壓下降、脈搏低弱、低血鈉與酸中毒、少尿或無尿等。燙傷后6~8h 內液體滲出最快,并于36~48h 達最高峰,通常超過淋巴回流的能力,以后逐漸減慢。
385次瀏覽 2025-10-21
294次瀏覽 2025-10-21
287次瀏覽 2025-10-21
753次瀏覽 2025-10-21
718次瀏覽 2025-10-21
940次瀏覽 2025-10-21
334次瀏覽 2025-10-21
395次瀏覽 2025-10-21
310次瀏覽 2025-10-21
265次瀏覽 2025-10-21
376次瀏覽 2025-10-21
595次瀏覽 2025-10-21
385次瀏覽 2025-10-21
2225次瀏覽 2025-10-21
448次瀏覽 2025-10-21
101次瀏覽 2025-10-21
446次瀏覽 2025-10-21
194次瀏覽 2025-10-21
160次瀏覽 2025-10-21
59次瀏覽 2025-07-15
219次瀏覽 2025-10-21
676次瀏覽 2024-01-05
519次瀏覽
860次瀏覽
771次瀏覽
730次瀏覽
756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