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掉了一顆牙可通過清潔傷口、止血處理、臨時修復、飲食調(diào)整、及時就醫(yī)等方式處理。牙齒脫落通常由外傷、齲齒、牙周病、骨質(zhì)疏松、頜骨病變等原因引起。
用生理鹽水或溫水輕柔漱口清除口腔血塊和異物,避免用力漱口導致血凝塊脫落。若傷口有泥沙污染,可用無菌棉簽蘸取碘伏消毒。兒童需由家長協(xié)助完成,避免誤吞消毒液。
將無菌紗布折疊成小方塊緊咬在創(chuàng)口處20-30分鐘,通過壓迫止血。出血量較大時可配合冰袋冷敷面部相應區(qū)域,血管收縮有助于止血。凝血功能障礙患者需延長壓迫時間至1小時。
使用牙科臨時充填材料覆蓋暴露的牙本質(zhì),防止冷熱刺激引發(fā)疼痛。可選擇市售牙科蠟或義齒固定膏臨時固定松動牙,避免咀嚼時二次損傷。臨時修復后仍需48小時內(nèi)就診。
術后24小時內(nèi)進食溫涼流質(zhì)食物如牛奶、米湯,避免辛辣刺激及過硬食物。2周內(nèi)禁用患側(cè)咀嚼,推薦雞蛋羹、豆腐等軟食。糖尿病患者需注意流質(zhì)食物的升糖指數(shù)控制。
恒牙脫落需在30分鐘內(nèi)攜帶離體牙就診,浸泡于生理鹽水或牛奶中保存。牙醫(yī)可能根據(jù)情況選擇再植術、種植修復或活動義齒方案。伴有頜骨骨折需拍攝CBCT明確損傷范圍。
牙齒脫落后需保持口腔衛(wèi)生,使用軟毛牙刷清潔余牙,餐后用氯己定含漱液漱口預防感染。避免吸煙飲酒等影響愈合的行為,3個月內(nèi)定期復查牙周狀況。對于骨質(zhì)疏松患者建議同步進行骨密度檢測,兒童恒牙外傷后需密切觀察恒牙胚發(fā)育情況。夜間可使用咬牙墊保護剩余牙齒,運動時佩戴防護牙托預防二次損傷。
127次瀏覽 2025-10-20
1045次瀏覽 2025-10-20
147次瀏覽 2025-10-20
223次瀏覽 2025-10-20
123次瀏覽 2025-10-20
100次瀏覽 2025-10-20
134次瀏覽 2025-10-20
174次瀏覽 2025-03-21
130次瀏覽 2025-10-20
129次瀏覽 2025-10-20
59次瀏覽 2025-07-15
203次瀏覽 2025-10-20
127次瀏覽 2025-10-20
126次瀏覽 2025-10-20
245次瀏覽 2025-10-20
254次瀏覽 2025-10-20
376次瀏覽 2025-10-20
253次瀏覽 2025-10-20
176次瀏覽 2025-10-20
57次瀏覽 2025-10-20
82次瀏覽 2025-10-20
112次瀏覽 2025-10-20
905次瀏覽
546次瀏覽
739次瀏覽
763次瀏覽
693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