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博禾知道
47人閱讀
月經期排出白色血塊可能是脫落的子宮內膜組織混合分泌物,通常屬于正常生理現(xiàn)象。若伴隨嚴重腹痛、異味或異常出血需警惕婦科疾病。
月經期脫落的子宮內膜組織因纖維蛋白溶解不完全可能形成凝塊狀物質,混合宮頸黏液及陰道分泌物后呈現(xiàn)灰白色或乳白色外觀。這種血塊多出現(xiàn)在月經量較多的第2-3天,質地柔軟且可被經血沖散,屬于子宮內膜周期性更新的自然過程。部分女性在久坐或夜間平臥后更易觀察到塊狀物排出,這與體位改變導致經血暫時蓄積有關。日??捎^察血塊是否隨月經結束而消失,保持外陰清潔干燥即可。
當血塊持續(xù)存在且伴有組織樣異物時,需考慮病理性情況。子宮腺肌癥患者的子宮內膜組織侵入肌層,脫落時可能形成較大塊狀物并伴隨嚴重痛經。黏膜下肌瘤壞死脫落時會產生灰白色腐肉樣組織,常伴隨月經周期延長。子宮內膜息肉脫落可能呈現(xiàn)指狀突起樣物質。慢性子宮內膜炎會導致炎性滲出物與壞死組織混合,形成黃白色絮狀血塊并帶有異味。出現(xiàn)這些情況需進行婦科超聲和分泌物檢查。
建議月經期間避免劇烈運動,使用棉質透氣衛(wèi)生用品并每2-3小時更換。若血塊排出伴隨發(fā)熱、持續(xù)腹痛或經期超過7天,應及時進行婦科檢查排除器質性疾病。日常可記錄月經周期中血塊出現(xiàn)的時間、數(shù)量和性狀變化,為醫(yī)生診斷提供參考。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線答疑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