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博禾知道
47人閱讀
肌間脂肪瘤可通過定期觀察、藥物治療、物理治療、手術切除等方式治療。肌間脂肪瘤通常由脂肪代謝異常、遺傳因素、局部創(chuàng)傷、激素水平紊亂等原因引起。
1、定期觀察體積較小且無癥狀的肌間脂肪瘤可暫不處理,建議每6-12個月通過超聲檢查監(jiān)測瘤體變化,日常避免反復擠壓刺激瘤體。
2、藥物治療生長較快的脂肪瘤可能與激素水平有關,可遵醫(yī)囑使用黃體酮膠囊、桂枝茯苓丸、平消膠囊等藥物調節(jié)內分泌,伴隨疼痛時可配合布洛芬緩釋膠囊緩解癥狀。
3、物理治療對于淺表性脂肪瘤可采用激光消融或冷凍治療,通過低溫或熱效應使瘤體萎縮,治療后需保持局部皮膚清潔干燥,防止感染。
4、手術切除直徑超過3厘米或壓迫神經血管的脂肪瘤需手術完整切除,術后病理檢查可明確性質,復發(fā)概率與手術徹底性相關,術后避免劇烈運動以防傷口裂開。
日常需控制體重并減少高脂飲食,適度運動有助于改善脂肪代謝,若瘤體短期內迅速增大或出現疼痛破潰應及時復查。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線答疑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