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彥 主任醫(yī)師
閉口可能是毛囊炎或脂溢性皮炎,具體需結合皮損特征判斷。毛囊炎主要表現為紅腫膿皰伴疼痛,脂溢性皮炎則常見油膩性鱗屑紅斑。兩者病因、治療方式不同,建議就醫(yī)明確診斷。
1、毛囊炎
毛囊炎主要由細菌或真菌感染毛囊引起,常見致病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皮損表現為紅色丘疹或膿皰,中心可有毛發(fā)貫穿,伴壓痛或癢感。好發(fā)于頭皮、面部、臀部等部位。治療可遵醫(yī)囑使用莫匹羅星軟膏、夫西地酸乳膏等抗生素外用藥,嚴重者需口服頭孢呋辛酯片。日常需保持皮膚清潔,避免擠壓皮損。
2、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與馬拉色菌過度增殖、皮脂分泌異常有關。典型表現為邊界不清的紅斑,覆蓋黃色油膩鱗屑,好發(fā)于頭皮、眉弓、鼻翼等皮脂腺豐富區(qū)域。治療可選用酮康唑洗劑、二硫化硒洗劑控制真菌,配合氫化可的松乳膏緩解炎癥。避免高糖高脂飲食,減少熬夜等誘發(fā)因素。
3、鑒別要點
毛囊炎皮損為孤立性膿皰,炎癥反應明顯;脂溢性皮炎呈彌漫性紅斑伴鱗屑,瘙癢更顯著。前者病原學檢查可見細菌,后者鱗屑鏡檢可發(fā)現馬拉色菌。毛囊炎急性發(fā)作較多,脂溢性皮炎易慢性反復。
4、混合型表現
部分患者可能同時存在兩種疾病,如脂溢性皮炎基礎上繼發(fā)細菌感染。表現為紅斑區(qū)域出現膿皰,需聯合抗真菌和抗生素治療。醫(yī)生可能建議口服伊曲康唑膠囊配合外用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膠。
5、日常護理差異
毛囊炎患者需每日清潔患處,避免使用油膩護膚品;脂溢性皮炎應選擇溫和控油潔面產品,水溫不宜過高。兩者均需注意防曬,毛囊炎患者還需避免剃須或脫毛時的皮膚損傷。
建議記錄皮損變化情況,包括出現時間、形態(tài)演變及伴隨癥狀。避免自行使用強效激素藥膏,不當處理可能導致癥狀加重或繼發(fā)感染。若皮損持續(xù)不愈、范圍擴大或伴有發(fā)熱等全身癥狀,應及時至皮膚科就診,必要時進行皮膚鏡檢或病理檢查以明確診斷。
面部干性脂溢性皮炎是什么病
1個問答
脂溢性皮炎能做光子嫩膚嗎
1個問答
如何治療疑似脂溢性皮炎?
1個問答
脂溢性皮炎遺留的白斑能好嗎
1個問答
面部脂溢性皮炎能吃麥芽糊精嗎?
1個問答
脂溢性皮炎引起的瘙癢可以撓嗎
1個問答
脂溢性皮炎與銀屑病有哪些區(qū)別
1個問答
染發(fā)會引起脂溢性皮炎嗎
1個問答
脂溢性皮炎能用透尿酸嗎?
1個問答
脂溢性皮炎癥狀表現都是什么樣子
1個問答
女性尿道結石在哪個位置痛
1個問答
輸尿管里結石能自行排出嗎
1個問答
甲狀腺結節(jié)鈣化為良性后會轉化為惡性嗎
1個問答
冷凍傷口起大水泡怎么辦
1個問答
腎結石體外碎石嚴重嗎
1個問答
輸尿管軟鏡取石手術大概多長時間
1個問答
哪個有做體外碎石醫(yī)院
1個問答
腎結石做沖擊波手術多少錢
1個問答
抗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高說明什么
1個問答
空腹血糖6.5嚴重嗎
1個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