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葉和紫珠的功效與作用
枇杷葉具有止咳化痰、清肺和胃的功效,紫珠能收斂止血、解毒消腫。兩者均可用于呼吸系統(tǒng)或出血性疾病的輔助治療,但具體使用需遵醫(yī)囑。

一、枇杷葉
枇杷葉為薔薇科植物枇杷的干燥葉,性微寒,歸肺、胃經(jīng)。其含有的三萜類化合物和揮發(fā)油可抑制氣管痙攣,適用于風熱咳嗽或痰黃黏稠者。臨床常用枇杷葉膏緩解慢性支氣管炎癥狀,鮮葉煎水外洗可改善皮膚瘙癢。脾胃虛寒者慎用,可能引起腹瀉。
二、紫珠
紫珠是馬鞭草科植物杜虹花的葉或嫩枝,性涼味苦澀,歸肝、肺、胃經(jīng)。所含的黃酮苷能增強毛細血管抵抗力,常用于咯血、鼻衄及外傷出血。紫珠葉搗敷可治療輕度燒傷,與白及配伍能增強止血效果。孕婦禁用,可能刺激子宮收縮。
三、聯(lián)合應用

枇杷葉與紫珠聯(lián)合使用時,前者針對咳痰癥狀,后者控制呼吸道出血,如支氣管擴張伴咯血。需注意兩者均屬寒涼藥材,長期合用可能導致脾胃虛弱,建議搭配生姜或紅棗調(diào)和藥性。
四、現(xiàn)代研究
枇杷葉中的熊果酸已被證實具有抗炎作用,紫珠的沒食子酸能促進血小板聚集。但相關成藥如枇杷止咳顆粒、紫珠止血液仍需嚴格按說明書使用,避免與抗凝藥物同服。
五、注意事項
新鮮枇杷葉需刷凈絨毛防止刺激咽喉,紫珠煎煮時間不宜超過20分鐘以免有效成分分解。兩類藥材均不建議自行采挖使用,需通過正規(guī)渠道購買炮制品。
使用枇杷葉期間應避免辛辣油膩食物,紫珠服用后需觀察有無皮疹等過敏反應。兩類藥材均不能替代規(guī)范治療,出現(xiàn)持續(xù)咳嗽或大出血時須立即就醫(yī)。日常保存需置陰涼干燥處,定期檢查有無霉變。兒童、老年人及體質(zhì)特殊者用藥前應咨詢中醫(yī)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