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腱鞘炎的中醫(yī)治療方法

腱鞘炎的中醫(yī)治療方法主要有中藥外敷、針灸療法、推拿按摩、艾灸療法、小針刀治療等。腱鞘炎通常由慢性勞損、風寒濕邪侵襲等因素引起,表現(xiàn)為局部疼痛、活動受限等癥狀。
中藥外敷是將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功效的中藥制成膏劑或散劑直接敷于患處。常用藥物包括活血止痛膏、跌打萬花油等,藥物成分可通過皮膚滲透作用于炎癥部位,緩解局部充血和粘連。外敷時需注意皮膚過敏反應,每日更換1次,連續(xù)使用7-10天為一個療程。對于皮膚破損或感染者禁用。
針灸通過刺激阿是穴、陽溪穴等穴位疏通經絡氣血。采用毫針平補平瀉法,留針20-30分鐘,配合電針增強刺激效果。針灸能調節(jié)局部微循環(huán),抑制炎癥介質釋放,每周治療3次,2周后疼痛可明顯減輕。凝血功能障礙者慎用,孕婦禁用腰部以下穴位。
推拿采用揉法、撥法等手法松解腱鞘周圍粘連組織。沿肌腱走向進行縱向理筋,配合關節(jié)被動屈伸活動,每次治療15分鐘。推拿可促進局部淋巴回流,消除水腫,但急性期紅腫明顯時應避免暴力手法。治療后需制動休息12小時,10次為完整療程。
艾灸選取局部壓痛點進行溫和灸或隔姜灸,每次灸15-20分鐘。艾葉的溫熱效應能改善組織代謝,加速炎癥吸收。治療時艾條距皮膚3-5厘米,以患者感到溫熱無灼痛為宜。糖尿病患者及感覺障礙者需嚴格控制溫度,防止燙傷,每周實施3次。
小針刀在局麻下刺入腱鞘進行縱向剝離,松解纖維粘連。這種微創(chuàng)療法能直接解除機械性卡壓,術后24小時內限制患肢活動。需嚴格消毒避免感染,凝血功能異常者禁用。治療后配合中藥熏洗可預防再粘連,多數(shù)患者1-2次即可恢復關節(jié)功能。
中醫(yī)治療期間應避免患處過度用力,可佩戴護具減輕肌腱摩擦。飲食宜清淡富含蛋白質,適量食用黑木耳、山藥等具有舒筋活絡作用的食材。注意局部保暖,每日用熱毛巾敷15分鐘促進血液循環(huán)。若治療2周無改善或出現(xiàn)皮膚破損感染,應及時轉診西醫(yī)骨科進一步檢查。
中醫(yī)怎么治療扁平疣
復禾遷移
扁桃體炎的中醫(yī)辨證論治
復禾遷移
中醫(yī)治療精液帶血效果怎樣
復禾遷移
老年人心悸選擇中醫(yī)還是西醫(yī)
復禾遷移
中醫(yī)可以治無精癥嗎
復禾遷移
大拇指腱鞘炎扎針最佳治療方法
復禾遷移
中醫(yī)養(yǎng)胃的最佳食療方法
復禾遷移
中醫(yī)認為粉刺是怎么造成的
復禾遷移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線答疑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