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常流鼻血可能與鼻腔干燥、外傷、鼻炎、高血壓、血液疾病等因素有關。鼻出血在醫(yī)學上稱為鼻衄,多數(shù)情況下可通過局部壓迫止血,反復發(fā)作需排查系統(tǒng)性病因。
空氣干燥或頻繁挖鼻可能導致鼻黏膜脆性增加。使用生理鹽水噴霧保持鼻腔濕潤,避免用力擤鼻。冬季可使用加濕器維持環(huán)境濕度在40%-60%,有助于減少黏膜損傷概率。
鼻部撞擊或異物插入會直接損傷血管。兒童常見因摳鼻導致黎氏區(qū)黏膜破損。外傷后應立即低頭前傾,用拇指食指捏住鼻翼壓迫10-15分鐘,冰敷鼻梁可幫助血管收縮。
過敏性鼻炎或鼻竇炎會引起黏膜充血水腫。急性發(fā)作時可遵醫(yī)囑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噴霧劑、鹽酸氮卓斯汀鼻噴霧劑等抗炎藥物。長期炎癥可能伴隨打噴嚏、鼻塞等癥狀。
高血壓患者鼻腔后部血管易破裂出血。這種情況常見于中老年人,出血量較大且不易自止。需監(jiān)測血壓并按醫(yī)囑服用硝苯地平控釋片、纈沙坦膠囊等降壓藥物。
血小板減少或凝血功能障礙會導致反復鼻衄。如伴隨皮膚瘀斑、牙齦出血需排查白血病、血友病等。確診后需根據(jù)病因使用重組人凝血因子Ⅷ、氨甲環(huán)酸片等專科藥物治療。
日常應保持室內(nèi)濕度適宜,避免用力擤鼻或劇烈運動后立即低頭。飲食多補充維生素K含量高的菠菜、西蘭花等深色蔬菜。若單次出血超過20分鐘未止,或每月發(fā)作超過3次,建議進行鼻內(nèi)鏡檢查和血常規(guī)檢測。兒童頻繁鼻出血家長需幫助建立不挖鼻的習慣,必要時可睡前涂抹紅霉素眼膏保護鼻黏膜。
126次瀏覽 2025-10-19
0次瀏覽 2025-10-19
0次瀏覽 2025-10-19
111次瀏覽 2025-10-19
0次瀏覽 2025-10-19
339次瀏覽 2025-10-19
119次瀏覽 2025-10-19
0次瀏覽 2025-10-19
0次瀏覽 2025-10-19
331次瀏覽 2025-10-19
111次瀏覽 2025-10-19
172次瀏覽 2025-10-19
246次瀏覽 2025-10-19
0次瀏覽 2025-10-19
0次瀏覽 2025-10-19
187次瀏覽 2025-07-15
254次瀏覽 2025-10-19
370次瀏覽 2024-09-25
0次瀏覽 2025-10-19
361次瀏覽 2025-10-19
134次瀏覽 2025-10-19
1080次瀏覽 2025-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