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根具有清熱利尿、涼血止血、生津止渴等功效,常用于治療熱病煩渴、肺熱咳嗽、胃熱嘔吐、濕熱黃疸、水腫尿少、血熱吐衄等病癥。茅根是禾本科植物白茅的干燥根莖,其藥用價值在中醫(yī)臨床應用中較為廣泛。
茅根性寒味甘,歸肺、胃、膀胱經(jīng),能清泄肺胃之熱并通利水道。對于濕熱蘊結(jié)導致的小便短赤、淋瀝澀痛,或急性腎炎引起的水腫,可用鮮茅根配伍車前草煎服。實驗表明其利尿作用與抑制腎小管重吸收有關(guān),但須避免過量使用以防電解質(zhì)紊亂。
茅根炭具有收斂止血功效,適用于血熱妄行引起的鼻衄、咯血、尿血等癥狀。其含有的蘆竹素等成分能縮短凝血時間,臨床常與側(cè)柏葉、地榆炭配伍使用。但需注意,大咯血或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需及時就醫(yī),不可單純依賴中藥止血。
茅根汁液充沛,能緩解熱病傷津?qū)е碌目诟缮嘣?,對糖尿病初期煩渴癥狀有一定輔助效果??膳湮辂湺⑻旎ǚ墼鰪娮剃幮Ч?,但中重度糖尿病患者仍需規(guī)范用藥控制血糖。
茅根提取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痢疾桿菌等常見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其含有的多糖成分能調(diào)節(jié)免疫功能。外用時可將鮮茅根搗敷患處輔助治療瘡瘍腫毒,但皮膚潰爛者需謹慎使用。
茅根中的環(huán)烯醚萜類成分有助于促進膽汁分泌,改善肝膽濕熱型黃疸。對于酒精性或藥物性肝損傷,可配伍茵陳、梔子等保肝藥物,但嚴重肝病患者需結(jié)合現(xiàn)代醫(yī)學治療。
使用茅根時建議選擇無霉變、雜質(zhì)少的優(yōu)質(zhì)藥材,煎煮時間不宜超過30分鐘以免有效成分破壞。脾胃虛寒者慎用,孕婦使用前應咨詢中醫(yī)師。日常可取10-15克干品代茶飲,搭配菊花或金銀花增強清熱效果。出現(xiàn)持續(xù)高熱、嚴重水腫或大量出血時,須立即就醫(yī)進行綜合治療。
55132次瀏覽
58200次播放 2022-08-19
46656次播放 2021-11-02
71197次播放 2021-09-26
16508次瀏覽
65387次瀏覽
58118次瀏覽
63563次瀏覽
63243次播放 2018-03-15
54795次播放 2018-03-15
676次瀏覽 2024-01-05
376次瀏覽 2025-10-20
245次瀏覽 2025-10-20
1045次瀏覽 2025-10-20
123次瀏覽 2025-10-20
57次瀏覽 2025-10-20
126次瀏覽 2025-10-20
129次瀏覽 2025-10-20
147次瀏覽 2025-10-20
82次瀏覽 2025-10-20
127次瀏覽 2025-10-20
223次瀏覽 2025-10-20
134次瀏覽 2025-10-20
254次瀏覽 2025-10-20
203次瀏覽 2025-10-20
112次瀏覽 2025-10-20
130次瀏覽 2025-10-20
100次瀏覽 2025-10-20
263次瀏覽 2025-03-21
127次瀏覽 2025-10-20
253次瀏覽 2025-10-20
176次瀏覽 2025-10-20
321次瀏覽
530次瀏覽
677次瀏覽
644次瀏覽
705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