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通常需要先消腫再促進骨頭生長。骨折后的處理方式主要有消腫處理、固定制動、促進骨愈合、功能鍛煉、定期復查等。
骨折后局部會出現(xiàn)腫脹,主要是由于骨折端出血和炎癥反應導致。早期可以通過冰敷來減輕腫脹和疼痛,每次冰敷15-20分鐘,間隔1-2小時重復進行。抬高患肢有助于靜脈回流,減輕腫脹。必要時可以遵醫(yī)囑使用消腫藥物如七葉皂苷鈉片、邁之靈片等。
骨折后需要進行固定以保持骨折端的穩(wěn)定,防止二次損傷。常用的固定方法有石膏固定、支具固定、外固定架等。固定時間根據(jù)骨折類型和部位不同而有所差異,一般需要4-8周。固定期間要注意觀察肢體末梢血液循環(huán)和感覺運動功能。
待腫脹消退后,可以開始促進骨愈合的治療。可以遵醫(yī)囑服用接骨藥物如傷科接骨片、恒古骨傷愈合劑等。適當補充鈣質(zhì)和維生素D有助于骨骼修復。骨折后期可以進行物理治療如超聲波、低頻脈沖等刺激骨痂形成。
骨折愈合過程中需要進行循序漸進的功能鍛煉。早期可以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肌肉等長收縮練習,防止肌肉萎縮。中期開始關(guān)節(jié)活動度訓練,后期進行力量訓練和協(xié)調(diào)性訓練。功能鍛煉要遵循無痛原則,避免過度活動影響骨折愈合。
骨折后需要定期復查X線片了解骨折愈合情況。一般骨折后1周、2周、4周、8周各復查一次。醫(yī)生會根據(jù)骨折愈合情況調(diào)整治療方案。如果出現(xiàn)骨折延遲愈合或不愈合的情況,可能需要考慮手術(shù)治療。
骨折后的飲食要注意營養(yǎng)均衡,多攝入富含優(yōu)質(zhì)蛋白、鈣質(zhì)和維生素的食物如牛奶、雞蛋、魚肉、豆制品等。避免吸煙和飲酒,這些會影響骨折愈合。康復期間要注意保護患肢,避免再次受傷。按照醫(yī)囑進行功能鍛煉,循序漸進地恢復肢體功能。如果出現(xiàn)異常疼痛、腫脹加重或感覺運動障礙等情況,要及時就醫(yī)。
105次瀏覽 2025-10-24
77次瀏覽 2025-10-24
149次瀏覽 2025-10-24
425次瀏覽 2025-10-24
92次瀏覽 2025-07-15
125次瀏覽 2025-10-24
150次瀏覽 2025-10-24
125次瀏覽 2025-10-24
57次瀏覽 2025-10-24
122次瀏覽 2025-10-24
412次瀏覽 2025-10-24
50次瀏覽 2025-10-24
97次瀏覽 2025-10-24
84次瀏覽 2025-10-24
571次瀏覽 2025-10-24
370次瀏覽 2024-09-25
163次瀏覽 2025-10-24
87次瀏覽 2025-10-24
153次瀏覽 2025-10-24
469次瀏覽 2025-10-24
95次瀏覽 2025-10-24
96次瀏覽 2025-10-24
379次瀏覽
303次瀏覽
646次瀏覽
519次瀏覽
534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