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通常需要做肝功能檢查、肝臟超聲檢查、肝臟彈性檢查、CT或磁共振檢查、肝活檢等檢查。脂肪肝可能與長期飲酒、肥胖、糖尿病等因素有關(guān),建議患者及時就醫(yī),在醫(yī)生指導下完善相關(guān)檢查。
肝功能檢查是診斷脂肪肝的基礎(chǔ)檢查項目,通過抽血檢測谷丙轉(zhuǎn)氨酶、谷草轉(zhuǎn)氨酶、γ-谷氨酰轉(zhuǎn)肽酶等指標,可以評估肝臟的損傷程度。脂肪肝患者可能出現(xiàn)轉(zhuǎn)氨酶輕度升高,但部分患者肝功能檢查結(jié)果可能正常。肝功能檢查前需要空腹8-12小時,避免劇烈運動。
肝臟超聲檢查是無創(chuàng)、便捷的影像學檢查方法,可以觀察肝臟形態(tài)、大小及回聲情況。脂肪肝在超聲下表現(xiàn)為肝臟回聲增強、遠場衰減,肝內(nèi)血管顯示不清。超聲檢查對中度以上脂肪肝的診斷準確性較高,但對輕度脂肪肝可能漏診。檢查前需要空腹8小時以上。
肝臟彈性檢查通過測量肝臟硬度來評估肝纖維化程度,常用方法包括瞬時彈性成像和聲脈沖輻射力成像。該檢查可以無創(chuàng)評估脂肪肝是否發(fā)展為脂肪性肝炎或肝纖維化。檢查結(jié)果可能受肥胖、肋間隙狹窄等因素影響,需要結(jié)合其他檢查綜合判斷。
CT檢查可以量化肝臟脂肪含量,表現(xiàn)為肝臟密度降低。磁共振檢查的質(zhì)子密度脂肪分數(shù)可以更精確地測定肝臟脂肪含量。這兩種檢查對輕度脂肪肝的檢出率高于超聲,但費用較高且有一定輻射。磁共振檢查無輻射但檢查時間較長,不適合幽閉恐懼癥患者。
肝活檢是診斷脂肪肝的金標準,可以明確脂肪變程度、炎癥活動度和纖維化分期。但由于是有創(chuàng)檢查,通常僅用于不明原因肝功能異常、疑似進展期肝病或需要排除其他肝病的患者。肝活檢可能出現(xiàn)出血、疼痛等并發(fā)癥,需要嚴格掌握適應癥。
脂肪肝患者除定期檢查外,應注意調(diào)整生活方式。建議控制體重,保持適度運動,如快走、游泳等有氧運動每周3-5次。飲食上減少高脂肪、高糖食物攝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比例。戒酒對酒精性脂肪肝尤為重要。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癥等基礎(chǔ)疾病者需要積極治療原發(fā)病。定期復查肝功能及肝臟影像學檢查,監(jiān)測病情變化。
185次瀏覽 2025-10-09
370次瀏覽 2024-09-25
248次瀏覽 2025-10-09
5377次瀏覽 2025-10-09
114次瀏覽 2025-10-09
304次瀏覽 2025-10-09
620次瀏覽 2025-10-09
234次瀏覽 2025-10-09
182次瀏覽 2025-10-09
365次瀏覽 2025-10-09
95次瀏覽 2025-10-09
273次瀏覽 2025-10-09
55次瀏覽 2025-10-09
190次瀏覽 2025-10-09
108次瀏覽 2025-10-09
94次瀏覽 2025-10-09
138次瀏覽 2025-10-09
186次瀏覽 2025-10-09
92次瀏覽 2025-07-15
937次瀏覽 2025-10-09
514次瀏覽 2025-10-09
94次瀏覽 2025-10-09
292次瀏覽
297次瀏覽
222次瀏覽
212次瀏覽
258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