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按病理生理機制可分為低血容量性休克、分布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和梗阻性休克四類。
低血容量性休克主要由大量失血或體液丟失導致循環(huán)血容量不足引起。常見于外傷出血、消化道大出血、嚴重燒傷等情況?;颊弑憩F(xiàn)為皮膚濕冷、脈搏細速、尿量減少等癥狀。治療需快速補充血容量,可選用乳酸鈉林格注射液、羥乙基淀粉注射液等擴容劑,同時針對原發(fā)病進行止血或補液。
分布性休克因血管張力異常導致血液分布失衡,包括感染性休克、過敏性休克和神經(jīng)源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由嚴重感染引發(fā)全身炎癥反應,需使用注射用頭孢曲松鈉等抗生素控制感染,同時給予血管活性藥物如重酒石酸去甲腎上腺素注射液。過敏性休克需立即肌注腎上腺素注射液。
心源性休克由心臟泵功能衰竭引起,常見于急性心肌梗死、嚴重心律失常或心肌病?;颊呖沙霈F(xiàn)呼吸困難、肺水腫等表現(xiàn)。治療需使用鹽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等正性肌力藥物,必要時進行主動脈內(nèi)球囊反搏或血運重建手術。
梗阻性休克因血流機械性受阻所致,包括肺栓塞、心臟壓塞和張力性氣胸等。肺栓塞患者需使用注射用尿激酶進行溶栓治療,心臟壓塞需緊急心包穿刺引流。這類休克需要迅速解除梗阻因素才能改善循環(huán)。
休克患者應立即平臥并保持呼吸道通暢,注意保暖但避免過熱。監(jiān)測血壓、心率、尿量等生命體征變化,記錄休克發(fā)生時間和誘因。不同病因的休克需要針對性處理,如創(chuàng)傷患者需止血包扎,過敏患者需遠離過敏原。休克屬于急危重癥,須立即撥打急救電話或送往醫(yī)院急診科,途中保持患者安靜,避免隨意搬動。后續(xù)治療需在重癥監(jiān)護室進行血流動力學監(jiān)測和支持,同時積極處理原發(fā)疾病。
89次瀏覽 2025-10-17
0次瀏覽 2025-10-17
164次瀏覽 2025-10-17
277次瀏覽 2025-10-17
99次瀏覽 2025-10-17
71次瀏覽 2025-10-17
96次瀏覽 2025-10-17
65次瀏覽 2025-10-17
97次瀏覽 2025-10-17
145次瀏覽 2025-10-17
130次瀏覽 2025-10-17
59次瀏覽 2025-07-15
177次瀏覽 2025-10-17
0次瀏覽 2025-10-17
54次瀏覽 2025-10-17
150次瀏覽 2025-10-17
113次瀏覽 2025-10-17
99次瀏覽 2025-10-17
92次瀏覽 2025-07-15
101次瀏覽 2025-10-17
75次瀏覽 2025-10-17
86次瀏覽 2025-10-17
318次瀏覽
677次瀏覽
242次瀏覽
322次瀏覽
194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