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功能衰竭的指標主要有血肌酐、尿素氮、腎小球濾過率、尿蛋白定量以及血鉀水平等。這些指標能反映腎臟的排泄、代謝和調(diào)節(jié)功能是否異常,需結(jié)合臨床癥狀和其他檢查綜合判斷。
血肌酐是肌肉代謝產(chǎn)物,主要通過腎臟排泄。腎功能衰竭時,腎臟無法有效清除血肌酐,導(dǎo)致其水平升高。血肌酐超過133微摩爾每升可能提示腎功能異常。該指標受年齡、性別和肌肉量影響,需動態(tài)監(jiān)測變化趨勢。
尿素氮是蛋白質(zhì)代謝的終末產(chǎn)物,正常值為2.9-7.5毫摩爾每升。腎功能衰竭時尿素氮水平會顯著上升,可能伴隨惡心、食欲減退等癥狀。高蛋白飲食或消化道出血也可能導(dǎo)致尿素氮短暫升高,需結(jié)合其他指標判斷。
腎小球濾過率能直接反映腎臟的濾過功能,正常值為90-120毫升每分鐘。當數(shù)值低于60毫升每分鐘持續(xù)3個月以上,可診斷為慢性腎臟病。該指標通過血肌酐、年齡、性別等參數(shù)計算得出,是評估腎功能分期的核心依據(jù)。
24小時尿蛋白定量超過150毫克屬于異常,腎功能衰竭患者常出現(xiàn)大量蛋白尿。持續(xù)性蛋白尿會加速腎小球損傷,需通過尿常規(guī)、尿蛋白電泳等檢查明確蛋白來源。糖尿病腎病等疾病早期即可出現(xiàn)微量白蛋白尿。
腎功能衰竭時腎臟排鉀能力下降,血鉀超過5.5毫摩爾每升稱為高鉀血癥,可能引發(fā)心律失常。急性腎損傷患者血鉀升高速度較快,需緊急處理。長期透析患者也需定期監(jiān)測血鉀,避免攝入高鉀食物。
日常需限制鈉鹽和蛋白質(zhì)攝入,避免使用腎毒性藥物,定期監(jiān)測血壓和血糖。出現(xiàn)水腫、尿量減少等癥狀時應(yīng)及時就醫(yī),通過腎臟超聲、腎穿刺活檢等進一步明確病因。終末期腎病患者需根據(jù)醫(yī)生建議選擇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腎移植等替代治療。
87次瀏覽 2025-10-24
125次瀏覽 2025-10-24
412次瀏覽 2025-10-24
571次瀏覽 2025-10-24
105次瀏覽 2025-10-24
77次瀏覽 2025-10-24
97次瀏覽 2025-10-24
469次瀏覽 2025-10-24
150次瀏覽 2025-10-24
84次瀏覽 2025-10-24
163次瀏覽 2025-10-24
425次瀏覽 2025-10-24
122次瀏覽 2025-10-24
153次瀏覽 2025-10-24
370次瀏覽 2024-09-25
95次瀏覽 2025-10-24
149次瀏覽 2025-10-24
50次瀏覽 2025-10-24
57次瀏覽 2025-10-24
96次瀏覽 2025-10-24
125次瀏覽 2025-10-24
743次瀏覽 2023-08-28
407次瀏覽
602次瀏覽
518次瀏覽
686次瀏覽
681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