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彥 主任醫(yī)師
腳底皮膚內(nèi)層有密集水泡可能與汗皰疹、足癬、接觸性皮炎、掌跖膿皰病或摩擦性水皰等原因有關。建議及時就醫(yī)明確診斷,避免自行挑破水泡導致感染。
1、汗皰疹
汗皰疹多與手足多汗、精神緊張或過敏體質(zhì)有關,表現(xiàn)為腳底成簇小水泡伴瘙癢??勺襻t(yī)囑使用糠酸莫米松乳膏、鹵米松乳膏等外用糖皮質(zhì)激素,或口服氯雷他定片緩解癥狀。保持足部干燥透氣,避免抓撓。
2、足癬
由紅色毛癬菌等真菌感染引起,水泡邊緣清晰且可能脫屑,具有傳染性。需使用聯(lián)苯芐唑乳膏、硝酸咪康唑散等抗真菌藥物,嚴重時可口服伊曲康唑膠囊?;颊咝鑶为毷褂妹硇m,避免交叉感染。
3、接觸性皮炎
接觸洗滌劑、橡膠鞋材等致敏物后出現(xiàn)紅斑水泡,伴灼熱感。需遠離過敏原,外用爐甘石洗劑或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若繼發(fā)感染可配合莫匹羅星軟膏。
4、掌跖膿皰病
屬于慢性炎癥性疾病,表現(xiàn)為反復發(fā)作的膿皰和鱗屑。治療需長期使用卡泊三醇軟膏與他克莫司軟膏聯(lián)合光療,急性期可短期口服阿維A膠囊。
5、摩擦性水皰
因鞋子不合腳或長時間行走導致表皮分離形成水泡。小水泡可保留表皮自行吸收,大水泡需無菌穿刺引流后涂抹復方多粘菌素B軟膏預防感染。選擇透氣減震的鞋襪減少摩擦。
日常應選擇棉質(zhì)吸汗襪和合腳透氣的鞋子,避免赤腳行走。每日用溫水泡腳后徹底擦干,尤其注意趾縫干燥。若水泡出現(xiàn)化膿、疼痛加劇或發(fā)熱等癥狀,須立即就醫(yī)排查是否合并細菌感染。糖尿病患者出現(xiàn)足部水泡時不可自行處理,需??漆t(yī)生評估。
基孔肯雅熱的皮膚癥狀
1個問答
天生皮膚黑有什么辦法變白
1個問答
激光脫毛對皮膚好嗎
1個問答
經(jīng)常一撓就出疙瘩臉上皮膚過敏反復紅
1個問答
吃什么對皮膚好還能美白的
1個問答
臉上皮膚過敏該怎么辦該怎么吃
1個問答
皮膚粗糙暗沉毛孔粗大怎么改善
1個問答
皮膚缺水和長痘有關系嗎
1個問答
小孩腳底有紅點是什么原因
1個問答
生殖器起小水泡癢癢是不是生殖器皰疹
1個問答
宮外孕是先肚子疼還是先流血
1個問答
懷孕會像痛經(jīng)一樣痛怎么回事
1個問答
喝蘇打水可緩解胃食管反流嗎
1個問答
口服避孕藥對女性有何副作用
1個問答
宮頸上皮內(nèi)腫瘤1級怎么治
1個問答
每天早上醒來腰疼起床后就好了是怎么回事
1個問答
孩子甲溝炎怎么辦
1個問答
肌腱損傷吃什么好得快
1個問答
宮頸環(huán)切手術是什么意思
1個問答
兩肺紋理增多是肺炎嗎
1個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