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蝦好還是螃蟹好

蝦和螃蟹的營養(yǎng)價值各有側重,選擇需結合個體需求和健康狀況。
蝦肉蛋白質含量略高于螃蟹,每100克含18-20克優(yōu)質蛋白,吸收率高達90%以上,適合健身增肌人群。螃蟹蛋白質約15-17克/100克,但含更多支鏈氨基酸,對術后恢復更有益。建議乳糖不耐受者選擇蝦,痛風患者優(yōu)先螃蟹。
螃蟹富含硒和銅,單只大閘蟹可滿足每日硒需求量的80%,有助于甲狀腺調節(jié)。蝦的鋅含量突出,6只基圍蝦即達男性每日鋅需求的50%,對免疫提升更有效。貧血人群建議選鐵含量更高的梭子蟹,兒童發(fā)育期適合磷含量高的對蝦。
蝦的脂肪含量僅0.8%,膽固醇集中在頭部,去頭食用更適合三高人群。螃蟹脂肪約2.3%,但含較多Omega-3,其中帝王蟹EPA+DHA含量是三文魚的1.5倍,心血管保健價值更高。烹飪時蝦宜白灼,螃蟹建議清蒸保留營養(yǎng)。
甲殼類過敏原tropomyosin在蝦中活性更強,過敏體質首次嘗試應選螃蟹,從蟹腿肉開始測試。螃蟹組胺釋放量是蝦的3倍,慢性蕁麻疹患者應控制單次食用量在200克以內。出現(xiàn)唇麻癥狀需立即服用氯雷他定。
9-11月河蟹膏黃飽滿,4-6月對蝦肉質緊實,冷凍蝦營養(yǎng)流失率低于凍蟹。孕婦宜選當季活蝦補充葉酸,更年期女性適合膏蟹補充維生素D。醉蟹含酒精需避免,蝦青素補劑不如直接食用紅蝦。
日常飲食可交替食用蝦蟹,每周2-3次每次150克為佳。清蒸螃蟹搭配姜醋驅寒,白灼蝦佐以檸檬汁促進鐵吸收。高尿酸人群建議搭配冬瓜同食,術后恢復期可熬制蝦殼粥補鈣。運動后30分鐘內食用蝦仁補充蛋白質效率最高,中老年選擇蟹肉時注意剔除腮腺。特殊人群需遵醫(yī)囑控制攝入量,避免與維生素C補充劑同服。
食物在肚子里一般消化幾個小時
復禾遷移
什么食物含熱量低
復禾遷移
秋葵煮湯應該要怎么做
秋葵怎么做才好吃
秋葵該怎么保鮮呢
秋葵變黑了怎么辦
板栗怎么去殼
醋泡蒜變綠了還能吃嗎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線答疑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