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肛瘺的原因主要有肛周膿腫、克羅恩病、結(jié)核病、外傷感染、直腸肛管腫瘤等。肛瘺通常表現(xiàn)為肛門周圍反復流膿、疼痛、瘙癢等癥狀,可能與局部炎癥、免疫異常、感染等因素有關(guān)。
肛周膿腫是肛瘺最常見的原因,多由肛腺感染引起。肛腺位于肛門內(nèi)括約肌與直腸黏膜之間,感染后膿液積聚形成膿腫,膿腫破潰或切開引流后可能形成肛瘺。肛周膿腫通常表現(xiàn)為肛門周圍紅腫、疼痛、發(fā)熱等癥狀。治療可遵醫(yī)囑使用頭孢克肟分散片、甲硝唑片等藥物控制感染,必要時需手術(shù)引流。
克羅恩病是一種慢性炎癥性腸病,可累及消化道任何部位,包括肛門直腸。克羅恩病引起的肛瘺通常復雜且多發(fā),可能與免疫異常、遺傳等因素有關(guān)。患者常伴有腹痛、腹瀉、體重下降等癥狀。治療需遵醫(yī)囑使用美沙拉嗪腸溶片、潑尼松片等藥物控制炎癥,嚴重時需手術(shù)治療。
結(jié)核分枝桿菌感染可導致結(jié)核性肛瘺,多繼發(fā)于肺結(jié)核或腸結(jié)核。結(jié)核性肛瘺通常表現(xiàn)為慢性病程,瘺管分泌物稀薄,可能伴有低熱、盜汗、乏力等癥狀。治療需遵醫(yī)囑使用異煙肼片、利福平膠囊等抗結(jié)核藥物,療程較長。
肛門直腸外傷或手術(shù)后感染可能導致肛瘺,如肛門手術(shù)、異物損傷等。外傷后局部組織損傷,細菌侵入引起感染,形成瘺管?;颊呖赡苡忻鞔_的外傷史,表現(xiàn)為傷口不愈、流膿等癥狀。治療需遵醫(yī)囑使用阿莫西林膠囊、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必要時手術(shù)清創(chuàng)。
直腸肛管惡性腫瘤可能侵蝕周圍組織形成肛瘺,多見于腺癌、鱗癌等。腫瘤性肛瘺通常進展較快,可能伴有便血、排便習慣改變、體重下降等癥狀。治療需根據(jù)腫瘤分期選擇手術(shù)、放療、化療等綜合治療,可遵醫(yī)囑使用卡培他濱片、奧沙利鉑注射液等藥物。
肛瘺患者應注意保持肛門清潔,便后用溫水清洗,避免久坐久站。飲食宜清淡,多攝入富含膳食纖維的蔬菜水果,如芹菜、香蕉等,有助于軟化大便。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酒精等。適當運動促進胃腸蠕動,養(yǎng)成定時排便習慣。出現(xiàn)肛門不適癥狀應及時就醫(yī),避免自行用藥延誤病情。
132次瀏覽 2025-10-15
263次瀏覽 2025-03-21
167次瀏覽 2025-10-15
144次瀏覽 2025-10-15
164次瀏覽 2025-10-15
743次瀏覽 2023-08-28
127次瀏覽 2025-10-15
103次瀏覽 2025-10-15
284次瀏覽 2025-10-15
90次瀏覽 2025-10-15
150次瀏覽 2025-10-15
164次瀏覽 2025-10-15
264次瀏覽 2025-10-15
153次瀏覽 2025-10-15
168次瀏覽 2025-10-15
135次瀏覽 2025-10-15
495次瀏覽 2025-10-15
157次瀏覽 2025-10-15
97次瀏覽 2025-10-15
205次瀏覽 2025-10-15
122次瀏覽 2025-10-15
111次瀏覽 2025-10-15
334次瀏覽
542次瀏覽
240次瀏覽
175次瀏覽
302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