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什么消化快.潤腸通便

博禾醫(yī)生
促進消化和潤腸通便可通過飲食調整、中藥調理、穴位按摩、運動輔助及生活習慣改善實現(xiàn)。
膳食纖維能增加糞便體積并刺激腸道蠕動。燕麥富含β-葡聚糖,每日食用50克可提升腸道菌群活性;火龍果含籽粒纖維素,每次攝入200克能軟化糞便;奇亞籽遇水膨脹10倍,每日10克泡水飲用可形成凝膠態(tài)促進排便。需注意逐步增量避免腹脹。
中醫(yī)認為腸燥便秘多因津液不足。蜂蜜麻油飲30ml蜂蜜加5ml芝麻油溫水沖服可潤燥滑腸;決明子茶炒決明子15克沸水沖泡含大黃酚苷能刺激腸壁;杏仁當歸粥甜杏仁10克、當歸5克配粳米兼具養(yǎng)血潤腸之效。脾虛便溏者慎用。
順時針摩腹時掌根沿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走向施壓,每次15分鐘;點按天樞穴臍旁2寸用拇指垂直按壓3分鐘;推擦帶脈穴側腰部以掌側往返摩擦至發(fā)熱。最佳操作時段為晨起空腹及睡前,配合腹式呼吸效果更佳。
五禽戲中的熊晃動作通過左右擺胯按摩腸道;瑜伽炮彈式仰臥抱膝滾動產(chǎn)生腹腔壓力差;快走時擺臂動作帶動橫結腸蠕動。建議餐后1小時進行2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心率維持在220-年齡×60%區(qū)間為宜。
建立晨起空腹飲300ml溫水的條件反射;固定如廁時間采用蹲姿減少直腸角;夜間11點前入睡保障副交感神經(jīng)活躍期。避免如廁時閱讀手機,每次排便控制在5分鐘內(nèi),久蹲易致痔靜脈曲張。
長期調理可食用發(fā)酵食品如納豆、酸奶維持菌群平衡,核桃仁含亞油酸能潤腸,每日20克為宜。八段錦調理脾胃須單舉動作通過牽拉膈肌促進消化液分泌,每周練習3次。忌食油炸辛辣之物,陽虛體質者可用肉蓯蓉10克代茶飲溫陽通便。出現(xiàn)便血、持續(xù)腹痛或體重驟減需及時就醫(yī)排查器質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