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心律失常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常見心律失常的主要原因有遺傳因素、不良生活習慣、心臟結構異常、電解質紊亂和藥物影響等。
部分心律失常與基因突變有關,如長QT綜合征、Brugada綜合征等遺傳性心律失常疾病。這類患者通常有家族史,可能表現(xiàn)為心悸、暈厥等癥狀。確診需通過基因檢測和心電圖檢查,治療需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抗心律失常藥物如鹽酸胺碘酮片、鹽酸普羅帕酮片等,嚴重時需植入心臟起搏器。
長期吸煙、過量飲酒、熬夜、過度疲勞等可導致自主神經(jīng)功能紊亂,引發(fā)竇性心動過速、房性早搏等功能性心律失常。改善生活方式如戒煙限酒、規(guī)律作息有助于緩解癥狀,必要時可短期使用酒石酸美托洛爾片控制心率。
冠心病、心肌病、心臟瓣膜病等器質性心臟病會導致心肌缺血或纖維化,易誘發(fā)房顫、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這類患者常伴有胸痛、呼吸困難等癥狀,需治療原發(fā)病,同時使用鹽酸地爾硫卓緩釋膠囊、鹽酸維拉帕米片等藥物控制心律。
低鉀血癥、低鎂血癥等電解質失衡會影響心肌細胞電活動,導致各種快速性心律失常。常見于腹瀉、利尿劑使用不當?shù)惹闆r,表現(xiàn)為肌無力、心悸等。需及時糾正電解質紊亂,靜脈補充門冬氨酸鉀鎂注射液等藥物。
某些抗生素、抗抑郁藥、支氣管擴張劑等藥物可能延長QT間期或干擾心臟傳導,引發(fā)尖端扭轉型室速等危險心律失常。用藥期間應定期監(jiān)測心電圖,必要時調(diào)整用藥方案或使用鹽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等抗心律失常藥物干預。
預防心律失常需保持規(guī)律作息,避免過度勞累和情緒激動,限制咖啡因攝入。有基礎心臟病者應遵醫(yī)囑規(guī)范治療,定期復查心電圖。出現(xiàn)持續(xù)心悸、暈厥等癥狀時須及時就醫(yī),不可自行服用抗心律失常藥物。日??蛇m當補充富含鉀鎂的食物如香蕉、深綠色蔬菜,但腎功能異常者需控制攝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