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5點,當大多數人還在睡夢中時,45歲的張先生(化名)像往常一樣起床準備晨練。就在他彎腰系鞋帶的瞬間,突然感到天旋地轉,隨后便失去意識。家人發(fā)現時已經錯過黃金搶.救時間,最終因大面積腦梗不幸離世。這樣的悲劇每年都在上演,而秋.冬.季節(jié)正是腦梗高發(fā)期。
一、腦梗最危險的兩個時間段
1、清晨5-7點:血壓晨峰現象
人體在清晨會出現自然的血壓上升,醫(yī)學上稱為“晨峰現象”。此時血液黏稠度達到峰值,血管內斑塊容易脫落。數據顯示,這個時段腦梗發(fā)生率比其他時段高出3倍。
2、夜間0-2點:血流速度減緩
深度睡眠時心率下降,血流速度明顯減慢。對于本身有動脈硬化的人群,極易形成微小血栓。臨床統(tǒng)計發(fā)現,約28%的腦梗發(fā)生在午夜至凌晨。
二、秋.冬.季節(jié)要少做的3件事
1、起床太猛
從臥位突然變?yōu)橹绷⑽粫r,血壓會瞬間波動。正確做法是遵循“三個半分鐘”原則:醒后躺半分鐘,坐起半分鐘,雙腿下垂半分鐘。
2、用力排便
屏氣用力會導致顱內壓驟升。有便秘問題的人群要特別注意,建議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養(yǎng)成定時排便習慣。
3、冷水洗臉
寒冷刺激會引發(fā)血管痙攣。秋.冬.季節(jié)建議使用溫水,水溫以32-35℃為宜。突然的冷熱交替容易誘發(fā)血管收縮異常。
三、容易被忽視的預警信號
1、短暫性視物模糊
俗稱“眼前一黑”,通常持續(xù)幾秒到幾分鐘。這是視網膜動脈暫時缺血的表現,醫(yī)學上稱為“一過性黑朦”。
2、無緣無故流口水
特別是單側嘴角不受控制流涎,可能提示控制面部肌肉的神經中樞缺血。
3、突然說不清話
醫(yī)學上稱為“構音障礙”,表現為舌頭打結、發(fā)音含糊。這是語言中樞供血不足的典型癥狀。
四、日常預防的黃金法則
1、監(jiān)測晨起血壓
建議配備家用血壓計,連續(xù)測量晨起后1小時內血壓。如果收縮壓超過135mmHg就要警惕。
2、睡前適量補水
200ml溫水既能稀釋血液,又不會導致夜尿頻繁。避免睡前飲用濃茶或咖啡。
3、頸部保暖很重要
圍巾不僅是裝飾品,更是保護頸動脈的“保暖盾”。頸部受涼會導致血管痙攣。
腦梗雖然兇險,但可防可控。記住這兩個危險時段和三個禁忌動作,就能大大降低發(fā)病風險。健康從來不是偶然,而是日積月累的精心守護。從今天開始,給血管多一份關愛,讓生命多一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