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同 主任醫(yī)師
新生兒黃疸主要由膽紅素代謝異常引起,常見原因有生理性黃疸、母乳性黃疸、溶血性疾病、感染因素、肝膽系統(tǒng)異常等。多數新生兒黃疸屬于生理性過程,少數可能與病理性因素相關。
新生兒肝臟功能發(fā)育不完善,膽紅素代謝能力較弱,導致未結合膽紅素在血液中積累。通常出現在出生后2-3天,4-5天達到高峰,7-10天逐漸消退。皮膚黃染程度較輕,一般局限于面部和軀干,無須特殊治療,可通過增加喂養(yǎng)頻次促進膽紅素排泄。
母乳中含有β-葡萄糖醛酸苷酶,可能干擾膽紅素代謝。分為早發(fā)型和遲發(fā)型,早發(fā)型與喂養(yǎng)不足有關,遲發(fā)型可持續(xù)至生后2-3個月。表現為輕度黃疸但精神狀態(tài)良好,若確診為母乳性黃疸可繼續(xù)母乳喂養(yǎng),必要時短暫暫停母乳觀察。
母嬰血型不合導致紅細胞破壞增加,常見于ABO溶血或Rh溶血。黃疸出現早且進展快,可能伴隨貧血、肝脾腫大。需監(jiān)測膽紅素水平,嚴重時需光療或換血治療。產前篩查和產后新生兒溶血三項檢查有助于早期診斷。
新生兒敗血癥、尿路感染等可抑制肝酶活性,影響膽紅素代謝。除黃疸外可伴有發(fā)熱、喂養(yǎng)困難、反應差等感染征象。需進行血培養(yǎng)等檢查明確病原體,及時使用抗生素如注射用頭孢曲松鈉、注射用氨芐西林鈉等抗感染治療。
膽道閉鎖、先天性膽管擴張等疾病導致膽汁排泄障礙,表現為進行性加重的黃疸伴陶土色大便。需通過超聲、肝膽核素掃描等檢查確診,膽道閉鎖需在生后60天內行葛西手術,延誤治療可能發(fā)展為肝硬化。
家長應密切觀察新生兒皮膚黃染范圍和程度,保證充足喂養(yǎng)促進膽紅素排泄。出現黃疸過早、過重、消退延遲或伴隨精神差、拒奶等癥狀時需及時就醫(yī)。避免自行使用中藥或偏方退黃,日光浴退黃需謹慎控制時間并保護眼睛,所有病理性黃疸均應在醫(yī)生指導下規(guī)范治療。
新生兒黃疸幾天是高峰期
1個問答
新生兒黃疸不退怎么辦?
1個問答
新生兒黃疸會影響大腦發(fā)育嗎?
1個問答
怎么預防新生兒黃疸高?
1個問答
新生兒黃疸會嗜睡嗎
1個問答
新生兒黃疸太高的原因是什么?
1個問答
新生兒黃疸注意事項
1個問答
新生兒黃疸藍光照不退怎么辦?
1個問答
新生兒黃疸喝葡萄糖水有用嗎
1個問答
新生兒黃疸幾天退正常
1個問答
腎結石吃什么藥好得快容易排出
1個問答
腎結石不痛不癢需要治療嗎
1個問答
腎結石有什么癥狀要注意哪些
1個問答
內分泌失調檢查哪些項目呢
1個問答
闌尾炎手術微創(chuàng)疤痕
1個問答
榴蓮糖分高嗎糖尿病能吃嗎
1個問答
甲減會引發(fā)哪些并發(fā)癥
1個問答
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過高影響懷孕嗎
1個問答
b超能發(fā)現輸尿管結石嗎
1個問答
橘子含糖量高嗎糖尿病能吃嗎
1個問答
2024-10-18
2023-11-02
2023-10-23
2023-11-04
2024-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