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部健康就像身體的“后勤部.長”,一旦鬧起脾氣來,整個人都會蔫頭耷腦。那些總被胃脹、反酸困擾的朋友,與其依賴藥物,不如試試這些天然“胃部修復(fù)師”。
1、山藥
黏糊糊的黏液蛋白可不是擺設(shè),它能在胃壁形成天然保護膜。蒸著吃最原汁原味,連皮蒸15分鐘,蘸點蜂蜜就是養(yǎng)生甜品。打成山藥汁記得加溫水,濃稠度剛好能掛壁最佳。
2、南瓜
金燦燦的果肉富含果膠,像給胃穿上了防彈衣。老南瓜適合燉粥,貝貝南瓜直接烤著吃。注意別和羊肉同食,容易引發(fā)脹氣。
3、小米
熬粥時浮起的米油是精華所在,胃不舒服時喝兩碗比什么安慰都實在??梢源钆淠瞎匣蚣t棗,但糖尿病患要控制紅棗用量。
4、白蘿卜
生吃促消化,熟吃能順氣。冬.天燉湯時加幾片,湯鮮味美還解膩。不過甲狀腺患者要控制攝入量。
5、猴頭菇
長得像小猴頭的菌類,對胃黏膜修復(fù)有好的效果。干品需要反復(fù)浸泡去苦味,燉雞湯時放兩朵,鮮味能提升三個檔次。
6、秋葵
切開拉絲的物質(zhì)是天然胃黏膜修復(fù)劑。焯水時間別超過30秒,冰鎮(zhèn)后蘸芥末醬油,堪比日料店前菜。
7、香蕉
選擇帶芝麻點的熟香蕉,富含5-羥色胺能舒緩胃部緊張。做成奶昔時加勺燕麥,既是早餐又能當(dāng)加餐。
需要劃重點的是:胃病發(fā)作期要暫時告別粗纖維食物,急性期適合米油、藕粉等流食。慢性調(diào)理可以每周安排3-4次上述食材,但別指望立竿見影。胃部喜歡規(guī)律進食,暴飲暴食時吃仙丹也沒用。記住,再好的食物也要細(xì)嚼慢咽,給胃留足工作時間。